[发明专利]一种水面油污处理用翻面吸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9764.9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洋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油污 处理 用翻面 吸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油污处理用翻面吸附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通过设置泡沫浮盘漂浮在水体上,周围连接多个折叠吸油片的方式,初始状态下为折叠型,通过边缘区域对水面油污进行吸附,在吸附饱和后通过触发球对插设在折叠吸油片中的促翻面杆进行触发,迫使促翻面杆相应阶段发生软化动作,然后膨胀推动折叠吸油片向外延伸实现折叠吸油片的部分换位,并在换位结束后促翻面杆重新硬化进行支撑,此时吸附饱和的折叠吸油片区域通过翻面迁移至上侧不再与水体接触,而折叠吸油片剩余部分继续投入或者等待吸附油污,从而实现满足水面油污持续吸附的同时,对吸附饱和的油污进行翻面提供防解吸保护,大大提高对油污的回收效果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面油污处理用翻面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水上事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船舶集中航行和停泊的水域,船舶的排放或泄露,都会产生大量漂浮物。水面漂浮物包括浮油、垃圾、植物残骸等,具有污染范围大、破坏时间长、扩散和漂移速度快等特点。漂浮物在水面上形成的大面积(油)膜阻隔正常的水气交换过程,影响生物链的循环,破坏生态平衡,恶化水体质量。
目前对于水面油污的处理方式,大多采用吸油毡、吸油棉进行物理吸收处理,配合吸油围栏,垃圾回收袋进行阻挡和回收,尽管普通的吸油毡、吸油棉具有较为优秀的吸油能力,但是容易出现在水面上自主漂浮难以控制的现象,即部分水域由于油污在水面较为分散,往往在吸油后转移至净水区域后,油污部分重新脱离至水中造成二次污染,进而导致极大的延缓油污吸附效果,且油污回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面油污处理用翻面吸附装置,可以通过设置泡沫浮盘漂浮在水体上,周围连接多个折叠吸油片的方式,另外折叠吸油片采用特殊的多段式结构,初始状态下为折叠型,通过边缘区域对水面油污进行吸附,在吸附饱和后通过触发球对插设在折叠吸油片中的促翻面杆进行触发,迫使促翻面杆相应阶段发生软化动作,然后膨胀推动折叠吸油片向外延伸实现折叠吸油片的部分换位,并在换位结束后促翻面杆重新硬化进行支撑,此时吸附饱和的折叠吸油片区域通过翻面迁移至上侧不再与水体接触,而折叠吸油片剩余部分继续投入或者等待吸附油污,从而实现满足水面油污持续吸附的同时,对吸附饱和的油污进行翻面提供防解吸保护,大大提高对油污的回收效果及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面油污处理用翻面吸附装置,包括泡沫浮盘,所述泡沫浮盘外侧壁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折叠吸油片,且折叠吸油片折叠设置,所述泡沫浮盘外侧壁上还连接有多个与折叠吸油片相对应的促翻面杆,且促翻面杆插设于折叠的折叠吸油片中,所述促翻面杆远离泡沫浮盘一端连接有保护柱,所述折叠吸油片包括上隔片、吸油段和提示管,且上隔片与泡沫浮盘连接,所述吸油段连接于上隔片远离泡沫浮盘的一端,所述提示管连接于吸油段远离的上隔片的一端,所述吸油段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下吸油片,相邻的所述下吸油片之间连接有隔油膜,所述下吸油片上端镶嵌连接有触发球。
进一步的,所述促翻面杆包括多个基础杆和自延伸杆,且基础杆和自延伸杆之间交错连接,基础杆作为骨架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利用与触发球之间的磁吸力,迫使下吸油片与促翻面杆紧贴从而起到与水体之间的隔离,自延伸杆则用来与触发球配合,在下吸油片吸油饱和后触发触发球的膨胀动作,进而触发自延伸杆的伸长动作,实现对下吸油片的翻面。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杆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且自延伸杆与触发球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自延伸杆包括外膨胀囊、内相变囊和弹性支杆,所述内相变囊水平连接于外膨胀囊内端,且弹性支杆水平连接于内相变囊内端,外膨胀囊主要起到控制自延伸杆长度的作用,内相变囊起到对自延伸杆硬度的控制作用,弹性支杆起到控制自延伸杆伸长方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洋,未经高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