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捣梁上的自动覆膜简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9855.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陶必存;许旋;黄诗东;万超;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E04G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捣梁上 自动 简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捣梁上的自动覆膜简易装置,包括振捣梁,振捣梁上端设置有支架底座,支架底座上端设置有低支架,低支架一侧设置有高支架,低支架与高支架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转轴外侧贯穿设置有薄膜卷,振捣梁靠近薄膜卷的一侧设置有覆压滚杠,薄膜卷与覆压滚杠之间设置有薄膜,覆压滚杠靠近振捣梁的一侧设置有滚杠牵引杆;该一种振捣梁上的自动覆膜简易装置通过设置低支架与高支架,可以达到便于薄膜搭接,确保薄膜覆盖的养护质量;通过设置覆压滚杠,可以达到使薄膜均匀、平整、紧密的贴合在混凝土表面,减少了人工返工频次;通过设置支架底座,可以达到使低支架与高支架的安装拆卸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振捣梁上的自动覆膜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振捣梁作业的混凝土工程,其特点一般是混凝土浇筑厚度较薄,施工作业面较大,市场上采购的薄膜宽度无法一次覆盖现浇混凝土表面,这就需要另外安排工人在浇筑成型的混凝土面上再去覆盖薄膜;而采用人工在混凝土面上去覆盖薄膜时,需要再次收面以消除留下的脚印,既操作繁琐、费工费时、增加成本又无法做到较好的收面效果,尤其在夏季高温天气作业时,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较快,若不能及时覆盖薄膜以保存水分,混凝土表面快速失水形成收缩裂纹,影响混凝土质量。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的混凝土覆膜装置大多采用人工覆膜,覆膜操作繁琐、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无法做到较好的收面效果,且薄膜之间难以搭接平整,影响薄膜覆盖的养护质量;
2、现有的混凝土覆膜装置大多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焊接安装后难以拆卸,不利于装置的运输,螺栓连接安装拆卸过于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振捣梁上的自动覆膜简易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捣梁上的自动覆膜简易装置,包括振捣梁,所述振捣梁上端设置有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上端设置有低支架,所述低支架一侧设置有高支架,所述低支架与高支架内部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贯穿设置有薄膜卷,所述振捣梁靠近薄膜卷的一侧设置有覆压滚杠,所述薄膜卷与覆压滚杠之间设置有薄膜,所述覆压滚杠靠近振捣梁的一侧设置有滚杠牵引杆,所述滚杠牵引杆远离覆压滚杠的一端设置有牵引杆连接座,所述振捣梁下端设置有轨道,所述支架底座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低支架与高支架底部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通孔下端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远离凹槽的一端设置有顶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底座与振捣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底座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径尺寸与低支架、高支架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低支架与高支架通过插入通孔与支架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两端均与低支架、高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薄膜卷,所述薄膜卷受薄膜拉动在转轴上转动,所述薄膜卷与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覆压滚杠内部设有销轴,所述覆压滚杠两端均设有滚杠牵引杆,所述销轴通过滚杠牵引杆与牵引杆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所述覆压滚杠与滚杠牵引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覆压滚杠呈圆柱状,所述覆压滚杠与轨道表面相接触,所述覆压滚杠通过薄膜与薄膜卷同步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低支架、高支架底端外表面与通孔内壁均设有螺纹,所述低支架、高支架与通孔相啮合,所述低支架、高支架底部呈弧形,所述低支架、高支架通过通孔与支架底座插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底端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压力弹簧两端分别与支架底座、顶块固定连接,所述顶块数量为两组,呈对称排布,所述顶块表面呈与低支架、高支架相嵌合的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机构、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设备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