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挖成孔防塌孔装置及旋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0031.7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虎;张凡;龙欢;李念斌;朱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00 | 分类号: | E21B3/00;E21B12/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彪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挖成孔防塌孔 装置 挖方 | ||
1.一种旋挖成孔防塌孔装置,包括:
钻杆(2);
旋挖钻头(1),所述旋挖钻头(1)固定连接在钻杆(2)悬空一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一端连接在旋挖钻头(1)后侧的钻杆(2)上,连接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与钻杆(2)中心线平行,连接杆(4)在钻杆(2)的带动下转动;
压紧滚轮(3),所述压紧滚轮(3)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8)上,压紧滚轮(3)侧表面与钻杆(2)中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旋挖钻头(1)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成孔防塌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包括2根以上,连接杆(4)绕钻杆(2)中轴线均匀分布,压紧滚轮(3)与连接杆(4)数量相同,每根连接杆(4)的第一转轴(8)上转动连接有一个压紧滚轮(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成孔防塌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为弹性推杆,连接杆(4)与钻杆(2)垂直,连接杆(4)通过钻杆(2)中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挖成孔防塌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包括:
外筒(401),所述外筒(401)一端连接在钻杆(2)上,外筒(401)另一端悬空,外筒(401)悬空端开有沿外筒(401)长度方向的内腔;
内杆(402),所述内杆(402)与外筒(401)的内腔相匹配,内杆(402)活动插接在外筒(401)的内腔中;
压力弹性件(403),所述压力弹性件(403)设置在外筒(401)的内腔中,压力弹性件(403)一端连接内腔底面,压力弹性件(403)另一端连接内杆(402)位于外筒(401)内腔的一端,压力弹性件(403)不受外力时压紧滚轮(3)侧表面与钻杆(2)中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旋挖钻头(1)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挖成孔防塌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轴承式减速器(5),所述连接杆(4)通过轴承式减速器(5)连接钻杆(2),轴承式减速器(5)的内环可拆卸连接钻杆(2),轴承式减速器(5)的外环固定连接连接杆(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挖成孔防塌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筒(11),所述连接筒(11)内径与钻杆(2)相匹配,连接筒(11)端部与轴承式减速器(5)的内环固定连接,连接筒(11)侧部开有一个以上第一固定孔(7-1),第一固定孔(7-1)绕连接筒(11)中轴线均匀分布;
第二固定孔(2-1),所述第二固定孔(2-1)开设在钻杆(2)侧部,当连接筒(11)连接在钻杆(2)上时,第二固定孔(2-1)中轴线与第一固定孔(7-1)中轴线平行,第二固定孔(2-1)为螺孔,第二固定孔(2-1)直径与第一固定孔(7-1)相匹配,第二固定孔(2-1)与第一固定孔(7-1)数量相同,第二固定孔(2-1)绕钻杆(2)中轴线均匀分布组成固定孔环形阵列,所述固定孔环形阵列包括1个以上并沿钻杆(2)长度方向分布;
固定螺栓(10),所述固定螺栓(10)与第二固定孔(2-1)相匹配,固定螺栓(10)与第一固定孔(7-1)数量相同,每个第一固定孔(7-1)对应一个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10)同时插在第一固定孔(7-1)和第二固定孔(2-1)中使得连接筒(11)固定在钻杆(2)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挖成孔防塌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波浪环(6),所述波浪环(6)内径与钻杆(2)相匹配,波浪环(6)外侧面设有绕波浪环(6)中轴线均匀分布的凸起,波浪环(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轴承式减速器(5)内环上,波浪环(6)与轴承式减速器(5)内环同轴;
顶杆(9),所述顶杆(9)一端与内杆(402)固定连接,顶杆(9)为弹性推杆,当顶杆(9)不受外力时顶杆(9)悬空端与波浪环(6)的两凸起间的凹陷处表面接触;所述顶杆(9)悬空端为圆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00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骆驼奶蛋白粉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猪舍臭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