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人类近水安全监测报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1343.X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9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熊颖;汤学华;杨阳;侍聪聪;束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3/10;G08B25/01;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目标 检测 人类 安全 监测 报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人类近水安全监测报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摄像头收集的视频流对水岸进行监测;针对水岸设定合理的监测范围;当监测距离内检测到有人类活动,对人类进行自动追踪并测量人类位置距离水岸的位置是否小于安全距离;若大于安全距离,监测报警系统无动作,继续监测;当一次测距小于安全距离时,系统进行语音提醒,并随时测量二者间距,判断人类的活动状况;当人类活动至设定的警戒距离内时,系统报警并记录数据;通过通讯模块发送至监控中心,提醒工作人员紧急处理;待人工解除报警后,再次进行安全监测循环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近水区域的安全监控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还不能完善的解决本发明设计的技术问题,只能简单实现人们接近水岸时候的监测提醒功能,并不能精准智能的进行追踪报警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湖泊,水库、码头等重点水域由于面积较大,管理不当等原因常常会产生以下问题:违规游泳的人众多,会发生溺亡事件;大部分水域附近设置了高压线,野钓的人存在较大触电风险,易导致救援救助无法及时响应影响抢救。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实时查看视频的方式耗时费力,且要求工作人员谨慎高度集中看画面;通过视频图像监测仅能进行近水的提醒功能,容易产生错误判断,无法精准提醒,增加监测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了一种运用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对近水人员进行目标检测,通过自动监测水位位置,设定监控距离,当人类进入监控区域内,判断人和水岸的距离,若不在安全距离内,语音提醒模块启动,同时并对可疑人员进行目标追踪,直至人员在安全距离内,取消提醒和追踪;当判断近水距离达到设定的报警距离,则对监控中心发送报警信号,提供可疑人员位置信息,管理人员接收信息后,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行动,以此提高开阔水域监管的智能化,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监测报警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人类近水安全监测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摄像头收集的视频流对水岸进行监测;
S2)针对水岸设定合理的监测范围;
S3)当监测距离内检测到有人类活动,对人类进行自动追踪并测量人类位置距离水岸的位置是否小于安全距离;
S4)若大于安全距离,监测报警系统无动作,继续监测;
S5)当一次测距小于安全距离时,系统进行语音提醒,并随时测量二者间距,判断人类的活动状况;
S6)当人类活动至设定的警戒距离内时,系统报警并记录数据;
S7)通过通讯模块发送至监控中心,提醒工作人员紧急处理;
S8)待人工解除报警后,再次进行安全监测循环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定合理的监测范围来搭建监测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线包括设定水岸线、警戒距离分界线、提醒距离分界线和监控距离设置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距离测算模型来搭建监控范围。
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简单地实现人们接近水岸时候的自动监测提醒功能,并能精准智能的进行追踪报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人类近水安全监测报警方法中为获得人类近水时安全监测模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的人类近水安全监测报警方法中,距离设置的模拟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13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材制造粉材筛分机
- 下一篇:一种电脑机箱面板生产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