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设备以及钢筋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1351.4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米梓冀;苏世龙;樊则森;卜磊;靳程锐;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B65G47/82;B65G43/08;B65G47/24;B65G6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郭雨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设备 以及 钢筋 生产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送设备以及钢筋生产线,该输送设备包括前端输送机构、顶升筛分机构和分拣输送机构。前端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多个钢筋件,顶升筛分机构用于分拣多个钢筋件并将钢筋件依次顶升至预设高度,分拣输送机构用于将钢筋件输送至取料区,其中,分拣输送机构包括出传动组件和多个与传动组件连接的限位结构,在传动组件输送多个钢筋件的过程中,相邻两限位结构能够分拣多个钢筋,并对单个钢筋件进行限位,使得钢筋件间隔排布在传动组件上,避免了多个钢筋件堆积的情况发生,在钢筋件输送至取料区后,方便抓取机构进行抓起,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输送设备以及钢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钢筋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钢筋进行输送,目前的输送设备通常采用传送带或者滚轮结构进行运输,在运输时,多个钢筋件在输送设备上不进行排布和限位,在运输过程中十分松散,使得钢筋在运输到取料区域时,多个钢筋件容易堆积在一起,从而不方便抓取机构抓取钢筋,降低了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设备,以解决输送设备将钢筋输送到取料区域后,钢筋容易堆积,从而不方便抓取机构抓取钢筋,降低了作业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输送设备,包括:
前端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多个钢筋件,所述钢筋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前端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垂直;
顶升筛分机构,与所述前端输送机构连接,所述顶升筛分机构用于分拣多个所述钢筋件并将各所述钢筋件依次顶升至预设高度;
分拣输送机构,与所述顶升筛分机构连接,所述分拣输送机构包括传动组件以及多个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的限位结构,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将所述钢筋件输送至取料区,其中,相邻两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卡夹一所述钢筋件。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前端输送机构连接的振动机构,所述前端输送机构还用于输送钢筋捆,所述振动机构包括驱动件、推顶件以及振动台,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前端输送机构连接,所述推顶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振动台与所述推顶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顶件将所述振动台顶出,以使所述振动台支撑所述钢筋捆,所述振动台用于将所述钢筋捆振散为多个所述钢筋件。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机构还包与所述前端输送机构连接的检测件,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钢筋捆的运输位置,当所述检测件检测出所述钢筋捆输送至所述振动台的正上方时,所述检测件向所述前端输送机构发送停止信号,所述前端输送机构接收到所述停止信号后停止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前端输送机构连接的第一对齐机构,所述第一对齐机构用于将所述钢筋捆纵向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设备还包括与所述顶升筛分机构连接的第二对齐机构,所述第二对齐机构用于将所述钢筋件横向对齐至最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分拣输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的载料机构,所述钢筋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输至所述载料机构上,所述输送设备还包括与所述载料机构连接的第三对齐机构,所述第三对齐机构用于将所述钢筋件水平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筛分机构包括顶升驱动件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顶升板组件,所述顶升板组件包括固定板、顶升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第一阻挡件以及与所述顶升板连接的第二阻挡件,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顶升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移动,所述顶升板具有初始位置和偏移位置,当所述顶升板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阻挡件和所述第二阻挡件共同承载所述钢筋件,在所述顶升板从所述初始位置切换至所述偏移位置,并从所述偏移位置切换至所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阻挡件将所述钢筋件顶起,并驱使所述钢筋件沿所述第一阻挡件的分布方向递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1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