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hodoblastus sphagnicola耦合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1526.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1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伟;曾军;高雁;刘珍珠;高兴旺;关波;陈开旭;王为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C12R1/07 |
代理公司: |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1 | 代理人: | 段国刚 |
地址: | 830091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odoblastus sphagnicola 耦合 复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Rhodoblastus sphagnicola耦合复合菌剂及其在降解淀粉废水方面的应用,根据淀粉废水水质特点,利用Rhodoblastus sphagnicola PNSB‑MHW与萎缩芽孢杆菌生态位分化和代谢互补特点,通过优化二者比例制备液体种子,最终得到复合菌剂按照质量体积比15%接种于淀粉废水中,144h内淀粉废水COD、氨氮、总磷、硫醇、硫化氢等均显著降低,降解效率均大于98%,并且经降解后的废水实现菌株自絮凝功能,从而简化了废水处理中繁琐的酸碱调节,絮凝沉淀等步骤。利用该Rhodoblastus sphagnicola PNSB‑MHW耦合复合菌剂降解特性,对于微生物菌种应用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及其应用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菌Rhodoblastussphagnicola耦合复合菌剂及其在降解淀粉废水中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采用开放式生产工艺或半封闭式生产工艺,因此我国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COD、BOD5、SS等数值较高。玉米淀粉的生产废水外排,不仅使淀粉成本高,淀粉耗水多,玉米损失大,而且由于废水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的腐败和亚硫酸残留,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淀粉废水的处理目的是去除废水中污染物,使被处理废水的各项指标达到排放标准。目前淀粉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化法;物理生物法;酶法。其中废水的生物处理法就是提供合适的条件,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且转化为有用的物质,使废水得以挣化。相比较废水的物化处理方法如吸附和混凝,这些方法只是将有机物从废水中转移,还需要考虑后续处理,没有达到标本皆治。而生物处理法是比较彻底的降解有机物,故生物处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处理废水的主要途径。淀粉废水处理方法中另一类运用较多的方法就是应用光合细菌卿,简称降解有机物光合细菌是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但不释放氧气的细菌总称,用于净化有机废水的光合细菌主要是红假单胞菌属,它们利用光合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本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的小林正泰等经实验研究揭示了光合细菌的重要作用,以后人们开始大量运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光合细菌污水处理法的流程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能稳定运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已成为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水的首选菌种之一。现在,光合细菌污水处理法虽然已经在多种有机废水处理中应用,但仅有少数进入了工业化的运转,大量的工作仍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而且,光合细菌废水处理还存在反应体系稳定较差、处理出水存在处理极限、不能直接降解大分子物质和菌体沉降困难等问题,因此,光合细菌在废水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非致病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一类变种,在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培养基上可形成可溶的黑色菌落,主要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在农业、工业、科研、医疗和卫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未见有报道其在淀粉废水降解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1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