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聚结脱除催化油浆固体杂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91543.5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何宏鹰;卢振肖;邹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市鹰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誉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2 | 代理人: | 罗丹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石化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聚结 脱除 催化 固体 杂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聚结脱除催化油浆固体杂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脱水,加入液态助剂混合,加热固态助剂混合,固液分离,从而获得脱除固体杂质低灰分的净化催化油浆。本发明通过液态助剂和固态助剂的共同作用,使得微小催化剂固体颗粒聚结成大颗粒状,从而使得杂质易于脱除;催化油浆中固体杂质是以固体形态分离出来,其工艺技术新颖、操作容易,可实现连续分离;分离出来的固渣外观呈松散固态,便于与燃煤掺烧,对环境友好;无浓缩液及其他液体危废产生,无环境污染风险;且其工艺条件缓和、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可连续生产,固液分离彻底,成品收率高,分离后获得净化催化油浆收率达到99%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炼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聚结脱除催化油浆固体杂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炼油工业中,催化裂化是主要的二次加工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中,为解决原料重质化带来的操作条件恶化、热负荷加大、易生焦、处理能力下降等问题,许多炼油厂采用了外甩油浆的措施,据统计,我国外甩油浆量占装置处理量的5%-10%,每年外甩油浆量高达1350万吨以上。催化油浆中含有大量的带短侧链稠环(3-5环)芳烃,是生产炭黑、针状焦、碳纤维、橡胶软化剂及填充油、塑料增塑剂、重交通道路沥青及导热油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优质原料,但由于油浆中含有大量不同粒径的催化剂固体颗粒,致使催化油浆难以广泛地综合利用,反而成为炼油工业液体危废中的一种物料。如何脱除催化油浆中的固体颗粒使其增值利用已成为炼油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对油浆的净化处理所采用的方法有:沉降法(包括自然沉降和化学沉降法)、过滤分离法、静电分离法和离心分离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通常存在以下缺点:①自然沉降法的净化效率不高,小于20μm的颗粒去除十分困难,不仅分离时间长,而且设备庞大,成品收率低,有浓缩液体危废产生;②过滤分离法中滤材料冲刷磨损、交变应力交变温度下破损的问题突出,其成品收率较低,净化效果不稳定,产生浓缩液体危废;③静电分离法的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较多,从而导致装置运行稳定性差,净化效果稳定性差,产生浓缩液体危废;④离心分离法在低温条件下分离效果不明显,高温条件下可分离大粒径的固体,分离效果差;⑤化学沉降法通过在油浆中加入醚类、胺类或芳环类化合物沉降剂,或含乙烯基、乙氧基、环氧丙基等的表面活性剂,在60-90℃下自然沉降12-60h,催化剂粉末脱除率可以达到85%-98%,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但化学沉降法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成品收率低、产生大量浓缩液体危废,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聚结脱除催化油浆固体杂质的方法,解决现有分离方法分离效果差、运行周期短、成品收率低、产生浓缩液体危废等问题,使催化油浆能够得到更广泛利用,并避免产生次生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温聚结脱除催化油浆固体杂质的方法,先对催化油浆进行加热、脱水处理,再依次加入液态助剂、固态助剂并混合,最后采用固液分离设备进行固液分离,从而获得脱除固体杂质低灰分的净化催化油浆。
优选地,一种低温聚结脱除催化油浆固体杂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处理:采用换热器将催化油浆加热到160~180℃;
(2)脱水处理:采用闪蒸罐在微负压下,脱去催化油浆内的微量水;
(3)加入液态助剂混合:将催化油浆转移至混合器,并在管道中加入液态助剂,经混合器混合,使液态助剂在催化油浆中分散均匀,使包裹在微小催化剂固体颗粒外围的胶质、沥青质溶解、扩散,令催化剂固体颗粒显露极性;
(4)加入固态助剂混合:在混合罐中加入固态助剂,并进行适度搅拌,混合15~30分钟,使已经显露极性的催化剂固体颗粒与固态助剂碰撞聚结成大颗粒状;通过固态助剂中的微粒捕集剂、助滤剂的滤隙和微孔将大颗粒状的聚结物截留或吸附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市鹰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茂名市鹰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1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