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空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2887.8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剑;万昌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J3/04 | 分类号: | F25J3/04;B01D50/00;B01D53/00;B01D53/0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李英姿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爆 功能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空分设备,属于空分设备领域,该具有防爆功能的空分设备,包括:空气过滤器、压缩机组、空气预冷系统、钝化器、液氧循环吸附器、在线检测系统和分馏塔组成,使用时,空气过滤器对空气进行清洁过滤,通入到压缩机组进行空气压缩,然后再进入到空气预冷系统内进行除去有害杂质以及水分、二氧化碳和爆炸敏感性高的碳氢化合物,再通过钝化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降低空气中碳氢化合物的浓度,降低爆炸的风险,最后通过在线检测系统对通入分馏塔的压缩空气进行在线检测,若空气合格则通入到分馏塔内,若不合格则通过液氧循环吸附器进行循环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空分设备。
背景技术
空分设备就是以空气为原料,通过压缩循环深度冷冻的方法把空气变成液态,再经过精馏而从液态空气中逐步分离生产出氧气、氮气及氩气等惰性气体的设备。目前我国生产的空分设备的形式、种类繁多。有生产气态氧、氮的装置,也有生产液态氧、氮的装置。但就基本流程而言,主要有四种,即高压、中压、高低压和全低压流程,在空气分离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分子筛。
在分子筛纯化器中,分子筛可以对空气中的杂质水分、二氧化碳、乙炔共吸附。对极性水分子的吸附量较大,其次吸附不饱和烃乙炔,而后吸附二氧化碳。虽然,分子筛能将空气中的乙炔和一些碳氢化合物较彻底地吸附并清除掉,但是,分子筛对空气中所包含的某些碳氢化合物是不吸附的,例如:分子筛对甲烷完全不吸附,对乙烷、乙烯及丙烷也只能部分吸附。这些没被吸附的碳氢化合物随空气进入精馏塔下塔,溶解在液空中,随液空打入上塔,随上塔回流液下流,积聚在上塔底部的液氧中。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的累积,有可能造成制氧机爆炸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空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空分设备,包括:空气过滤器、压缩机组、空气预冷系统、钝化器、液氧循环吸附器、在线检测系统和分馏塔组成,使用时,空气过滤器对空气进行清洁过滤,通入到压缩机组进行空气压缩,然后再进入到空气预冷系统内进行除去有害杂质以及水分、二氧化碳和爆炸敏感性高的碳氢化合物,再通过钝化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然后使用液氧循环吸附器进行除去空气中的乙烷、乙烯及丙烷等气体,降低空气中碳氢化合物的浓度,降低爆炸的风险,最后通过在线检测系统对通入分馏塔的压缩空气进行在线检测,若空气合格则通入到分馏塔内,若不合格则通过液氧循环吸附器进行循环净化。
空气过滤器,包括旋风分离筒和脉冲自洁式过滤器,所述旋风分离筒安装在脉冲自洁式过滤器的前端,用于将原料空气中杂质去除;
压缩机组,用于将空气过滤器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压缩;
空气预冷系统,包括卧式三层分子筛吸附器以及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安装在卧式三层分子筛吸附器的前端,所述卧式三层分子筛吸附器包括冷却床、分子筛分床和钙基分子筛吸附床,用于对压缩后的空气进行换热冷却和对空气中的酸碱有害杂质进行去除以及去除水分、二氧化碳、乙炔和气体中其他碳氢化合物;
钝化器,用于对空气预冷系统中空气中剩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以及乙炔进行吸附过滤,使空气得到净化;
液氧循环吸附器,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钝化器的排气管连通,所述出气管与钝化器的进气管连通;
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管道、二氧化碳在线检测仪和水分在线检测仪,所述检测管道与液氧循环吸附器的出气管连通,所述二氧化碳在线检测仪和水分在线检测仪安装在检测管道上,所述二氧化碳在线检测仪和水分在线检测仪内置有通讯模块;
分馏塔,包括主换热器和液化器,用于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空气被液化和分离提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2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