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scFv20抗体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3115.6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0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李欣妍;刘方舟;陆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12N15/13;A61K39/4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116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狂犬病 病毒 蛋白 scfv20 抗体 及其 应用 | ||
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scFv20抗体及其应用,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以130例狂犬病疫苗免疫后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构建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scFv噬菌体抗体库,并以纯化的RVG蛋白为抗原进行噬菌体抗体库的富集、筛选,得到1株具有中和活性的全人源抗RVG蛋白的scFv,命名为scFv20,测定其中和效价为0.5 IU/mg。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scFv20抗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是 100%。全球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 5.5 万人,主要集中于亚洲和非洲国家。目前我国狂犬病流行正处于第3次高峰,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对狂犬病病毒暴露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RIG)结合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方法。目前临床使用的免疫球蛋白是马抗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ERIG)和人抗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HRIG)两类。由于HRIG需要从狂犬病疫苗接种者血清中提取,抗体品质无法保证,成本高、产量低,难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而ERIG 则存在易引起异种蛋白过敏反应等问题,用药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应用全人源基因工程抗体取代目前使用的血源性抗体,则可解决狂犬病预防及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针对狂犬病病毒 G (rabies virus G,RVG )蛋白的全人源单链抗体 (scFv)并进行中和活性鉴定,为研发新型狂犬病治疗性抗体药物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提高狂犬病疫苗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升产量,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scFv20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方案: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scFv20抗体,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编译上述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scFv20抗体的核酸,轻链的核酸酸序列如SEQ IDNO.3所示,重链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scFv20抗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编译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scFv20抗体的核酸,核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上述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scFv20抗体在制备抗狂犬病药物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RVG蛋白是狂犬病病毒唯一有效的保护性抗原,能够诱导中和抗体产生并介导细胞免疫反应,与病毒毒力、致病性关系密切。因此制备针对RVG蛋白抗体,不仅可进一步探讨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机制,也为狂犬病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技术贮备。20世纪90年代初,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建立为制备高亲和力的全人源小分子抗体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途径。全人源小分子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亲和力,并且由于具有通过血脑屏障的功能,有可能取代RIG用于狂犬病的被动免疫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3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