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向移动多箱并取运输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3570.6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明;李杭飞;刘佳辉;郭沛佩;谢孟添;唐鑫;肖施睿;翟守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佑慧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14;B66F9/08;B66F9/2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向 移动 运输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向移动多箱并取运输车,包括车架本体以及至少一组吊升单元,吊升单元安装于车架本体上,吊升单元包括起升机构、吊装机构以及传动机构;车架本体包括立架和底架,底架上设有若干车轮;起升机构包括纵向滑轨、滑轮以及卷筒组件,纵向滑轨竖直安装于立架上,滑轮安装于立架顶部,卷筒组件安装于底架上;吊装机构包括吊架以及安装于吊架上的若干吊钩组件,连接架与纵向滑轨滑动连接;卷筒组件由绕过滑轮的绳索与吊架连接;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吊架上的第一电机以及至少一组滑动组件。该运输车在缩小整体装置空间占用率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多箱并取,有效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货物运输技术领域,涉及工业搬运车辆,具体涉及一种全向移动多箱并取运输车。
背景技术
工业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在物流领域中,运输车搬运效率是评价物流运输效率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它也影响着物流运输时间的分配性。叉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最主要的运输车。叉车种类繁多,传统叉车基本是由动力部分、底盘、工作部分和电气部分四大部分构成。工作部分直接承受全部货重,是完成货物的叉取、升降、堆垛等工序的直接机构。货叉为工作部分中的起升装置,是一种叉形构件,由钢板焊接而成,只可以前进叉的方式装载货物,而且一次只能运输一种货物。叉车的门架包括内门架和外门架,内门架和外门架均设有槽型轨道,货叉和货叉架通过滚轮组分别与内门架和外门架连接,货叉和货叉架沿着槽型轨道做上下运动。为方便装卸货物,保证叉车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借助倾斜液压缸的作用,门架可以在前后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使货叉上的货物不会滑落。起升液压缸下端在外门架横梁上,上端与内门架横梁和链轮连接,起升链条的一端与外门架下部连接,另一端绕过链轮与叉架相连,向液压缸通入压力油时,活塞杆带动链轮使得叉架上升,当泄掉油压时,货物或货叉等构件下降。这种起降方式由动滑轮完成整体架构的上升,但缺点在于只能依靠自重下降,下降方式较为单一且不稳定。
叉车货叉的单一配备和高的对准精度要求,直接影响着货物运输效率,对传统叉车货叉进行优化改进对提高运输车的运输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向移动多箱并取运输车,该运输车空间占用小,可以同时运输多种货物,货物运输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向移动多箱并取运输车,包括车架本体以及至少一组吊升单元,所述吊升单元安装于车架本体上,吊升单元包括起升机构、吊装机构以及传动机构;
所述车架本体包括立架和底架,所述立架垂直固定于底架上,所述底架上设有若干车轮;
所述起升机构包括纵向滑轨、定滑轮以及卷筒组件,所述纵向滑轨竖直安装于立架上,所述定滑轮安装于立架顶部,所述卷筒组件安装于底架上;
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吊架以及若干吊钩组件,所述吊架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架和横梁,连接架与纵向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卷筒组件由绕过定滑轮的绳索与连接架连接,卷筒组件控制绳索收放从而控制吊架沿纵向滑轨上下移动;所述吊钩组件用于吊装货物,吊钩组件安装于横梁上,且至少一组吊钩组件通过传动机构与横梁可移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以及至少一组滑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和滑动组件均安装于横梁上,所述吊钩组件与滑动组件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滑动组件相连接并控制滑动组件带动吊钩组件沿横梁水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佑慧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佑慧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3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