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硬质水流通道封闭轻质防水布料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3828.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5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成立;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张俭伟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硬质 水流 通道 封闭 防水 布料 使用方法 | ||
一种利用硬质水流通道封闭轻质防水布料的使用方法,涉及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柔质布料围成的池体的池壁开设通水孔;通水孔的孔径与硬质导水管的外径相同,将硬质导水管上套装固接第一夹紧盘,将硬质导水管的一端穿过通水孔,第一夹紧盘与通水孔之间由软质布料密封设置;将硬质导水管上套装固接第二夹紧盘,第二夹紧盘与第一夹紧盘分居于通水孔的两侧,第二夹紧盘与通水孔之间由软质布料密封设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受限于防水布料的材质较软,固定管体后随着使用,由于密封不牢,易造成通水孔处破损和漏水的现象;以免导致养殖失效,需操作人员清池后,重新进行密封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硬质水流通道封闭轻质防水布料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其中进行水产养殖,必不可缺的便是养殖池的建设;
现有的养殖池大多是采用柔质防水布料进行储水形成水池,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往往利用多个水池进行串联使用,这就使得需要在池体侧壁上开设有通水孔,然而通水孔根据需要不同,有大有小,现实中很难配套,这就得需要临时制作用以确保工作进行,然后利用管体穿过通水孔将两个相邻的池体进行连通,该方式随着使用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
受限于防水布料的材质较软,在固定管体后,随着使用,由于密封不牢,易造成通水孔漏水的现象,需操作人员清池后,重新进行密封工作,影响了水产养殖,对养殖户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硬质水流通道封闭轻质防水布料的使用方法,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受限于防水布料的材质较软,固定管体后随着使用,由于密封不牢,易造成通水孔漏水的现象,需操作人员清池后,重新进行密封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硬质水流通道封闭轻质防水布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柔质池体的侧壁开设通水孔;
S2:将硬质导水管上套装固接第一夹紧盘,将硬质导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通水孔,所述第一夹紧盘与所述通水孔之间密封设置;
S3:将硬质导水管上套装固接第二夹紧盘,所述第二夹紧盘与所述第一夹紧盘分居于所述通水孔的两侧,所述第二夹紧盘与所述通水孔之间密封设置。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将所述第一夹紧盘套装于所述硬质导水管上,将第一夹紧盘的内孔的两端口与硬质管的外壁之间均匀涂抹第一硬化胶。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将所述第一夹紧盘朝向所述通水孔的一侧面上均匀涂抹第一密封胶后,并将所述第一夹紧盘的侧壁与所述柔质池体的侧壁利用第一密封胶相贴合压实。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将所述第二夹紧盘朝向所述通水孔的一侧面上均匀涂抹第二密封胶后,并将所述第二夹紧盘的侧壁与所述柔质池体的另一侧的壁体相贴合压实。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将所述第二夹紧盘的内圈的外端口与所述硬质导水管的外壁之间均匀涂抹第二硬化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新力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3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