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94320.4 申请日: 2020-11-18
公开(公告)号: CN112348391A 公开(公告)日: 2021-02-09
发明(设计)人: 丁旻;吴安坤;刘艳清;曾勇;佘菁力;张开华;李迪;郭军成;朱曦嵘;张弛;黄钰;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主分类号: G06Q10/06 分类号: G06Q10/06;G06Q50/26
代理公司: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代理人: 王岗
地址: 550000 ***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区域 雷电 灾害 风险 评估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按照如下方式实现;步骤1:建立区域雷电风险影响因素,即综合评估因素集V;步骤2:建立的区域雷电风险各评估因素的子因素集C;步骤3:建立评语集;步骤4:建立指标权重集;步骤5:建立单因素评估;步骤6:建立综合评估;步骤7:求区域风险评估矩阵;步骤8:求区域风险总得分;步骤9:确定区域风险等级;步骤10:各因素对区域雷电风险的影响程度。本发明全面考虑造成雷电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及被评估对象的雷电环境特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既充分体现了评估因素和评估过程的模糊性,又尽量减少了个人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电灾害风险评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外,IEC61662、IEC62305和ITU-T k.39等标准制定了针对建筑物和通信站的雷电风险评估方法;在国内,QX/T85-2007、GB50343-2004等标准制定了针对建筑物和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风险评估方法。但对于如何选用准确的评估方法对评估对象进行分析和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单独使用IEC62305-2的评估方法对一个区域进行评估、或单独使用GB50343-2004的评估方法对某栋建筑物进行评估等,都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些评估标准制定的评估方法都是针对单一的评估对象,并不适用于更大范围的雷击风险评估。对某些特定的区域进行雷电风险评估,了解其区域雷电风险情况,科学的、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统筹区域雷电灾害的防御,对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经检索发现,申请号CN201210116942.7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a、首先确定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U;b、制定各评估指标体系的危险等级标准V;c、引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W;d、引用隶属度函数计算各定量指标隶属度R:e、模糊综合评价,对相关矩阵进行计算;f、确定风险等级、风险来源及提出雷电防护措施。

申请号CN201310040152.X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精细网格的电网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分析在以土地精细网格为基本评价单元下电网遭遇雷电灾害的易损性,包括:1)根据土地类型,分析确定其与地闪密度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2)确定气候背景与地闪密度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3)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确定雷电灾害风险指标的权重;4)对雷电灾害风险指标的权重进行量化;5)以土地精细网格为基本评价单元,建立电网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区域雷电风险评估是根据评估对象为城市或大型厂区的特点以及雷电灾害造成的不同后果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评估。一般地,城市可以划分为商业区域、住宅区域、工业仓储区域、农林山地水面区域、政府公共建筑与服务区域、交通运输区域等,各种区域域之间的划分以其主要的产业结构形态为参考,没有明显的地域界限。大型厂区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项目工艺流程、使用功能和位置分布情况进行区域划分。

目前,区域雷击风险评估虽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将会是今后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一个趋势,同时也是我们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全面考虑造成雷电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及被评估对象的雷电环境特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既充分体现了评估因素和评估过程的模糊性,又尽量减少了个人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因素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建立一种区域雷电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使该方法比一般的评比打分等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因此其评估结果更可信、可靠。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式实现;

步骤1:建立区域雷电风险影响因素,即综合评估因素集;

步骤2:建立的区域雷电风险各评估因素的子因素集;

步骤3:建立评语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未经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