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94741.7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5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康;王永光;张雪;刘静;顾鑫;李金磊;马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3/10 | 分类号: | C07D403/10;C07D401/10;C07D239/26;C07D235/18;C07D213/57;C07D217/14;C07D277/66;C07D413/10;C07D401/14;C07D417/14;C07D405/10;C07D251/24;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发光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有机光电材料制备及应用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有机发光化合物具有下示结构:且所述化合物可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材料,既能够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又能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适于推广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制备及应用领域,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含有该有机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和生产工作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人-机交互中重要的组成接口,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特别是在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显示效果越来越高的需求,显示设备也向着多功能和数字化方向不断进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拥有液晶平板显示器所无可比拟的优势:自发光、广视角(达175℃以上)、柔性显示、响应快、超薄化设计(厚度可小于1mm)、低工作电压(3~10V)等,因此在显示领域的地位日趋重要。
通常,OLED发光器件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其中空穴传输层(HTL)负责调节空穴的注入速度和注入量,电子传输层(ETL)负责调节电子的注入速度和注入量。电子传输材料在OLED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子传输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LUMO能级,且一般含有吸电子基团,如卤素、吡啶、三嗪、三唑、羟基等,以利于得到电子、传输电子。且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应该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能、较低的LUMO能级及分子内存在吸电子基团与较小的库仑作用力。常见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有蒽唑类,四氰基苯醌二甲烷(TCNQ)、菲啰啉、三硝基芴酮(TNF)、萘类、苯卟啉配合物以及稀土配合物等。
相对于空穴传输材料而言,电子传输材料的种类较少,电荷传输性能也相对较差(如迁移率低,稳定性差等)。然而,电子迁移率高的传输材料可以增加激子形成的概率,减少器件中由于空穴数量过剩导致空穴通过器件内部传输到阴极而形成的漏电流,以最终提高器件发光亮度和效率。因此,开发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电子传输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子传输材料的有机发光化合物,该化合物既能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又能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适于市面推广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所述有机发光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其中,A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18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
Ar2为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8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8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10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60稠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60螺环基中的一种;
R2~R4为氢、氘、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羧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羰基、磷酸基、磷酰基、硅基、硼烷基、C1~C30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C1~C30烷氧基、C3~C30环烷基、3元~10元杂环烷基、C6~C60芳基、3元~10元杂芳基、C10~C60稠环基或C10~C60螺环基;
R5~R8为氢、与相邻的基团相互连接形成单环或多环(C3-C30)脂肪族环、与相邻的基团相互连接形成单环或多环(3元-20元)芳香族环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Ar2选自苯基、甲基苯基、嘧啶、三嗪、联苯基、氰基、吡啶、萘、蒽、螺、芴、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芳氧基、苯并吡啶及其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