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光玻璃及生产方法、装置、有该玻璃的电子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4800.0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0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8/02 | 分类号: | C03B18/02;C03C17/00;G09F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之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6 | 代理人: | 吕战竹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燕***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眩光 玻璃 生产 方法 装置 电子 显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眩光玻璃及生产方法、装置、有该玻璃的电子显示设备,生产方法包括防眩光玻璃原片生产阶段,包括步骤:精炼以形成玻璃流体;浮法拉延形成玻璃坯板;对玻璃坯板进行防眩光处理,得到防眩光玻璃坯板;进一步冷却和清洗,得到防眩光玻璃原片。本发明通过将防眩光处理步骤从对玻璃原片加工阶段提前到玻璃原片生产阶段,无需在玻璃原片加工处理阶段设置专门的防眩光药水加热设备,简化了防眩光处理制程、减少了设备投入;且相比在玻璃原片加工处理阶段出现防眩光处理失误再行废弃,节约了该阶段可能会产生的原片切割、磨边、钻孔、钢化、丝印工序,大大降低了该阶段的成本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防眩光玻璃及生产方法、装置、有该玻璃的电子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显示设备显示器的玻璃材料,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防眩光处理,以降低外在环境光的干扰,并减少屏幕反光,以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与可视角,使影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饱和。
现有技术对玻璃生产过程中的防眩光处理,是在玻璃原片生产阶段结束之后,在对玻璃原片进行加工处理的阶段来进行的,即在玻璃原片加工处理阶段,将原片切割成所需尺寸、磨边、钻孔,而后进行钢化、丝印、防眩光处理,最后进行包装出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得防眩光药水附着到玻璃表面,需要专门设置加热装置处于该加工处理阶段的常温玻璃原片加热升温,以使得药水固化,而后再对玻璃进行冷却至常温、二次清洗,以完成防眩光处理制程,使得防眩光制程设备投入多,且制程复杂。
同时,在现有技术中,对防眩光效果的筛查,也是在玻璃原片加工处理阶段完成,即,在玻璃原片加工处理阶段,完成原片切割、磨边、钻孔、钢化、丝印处理工序之后,进行防眩光处理制程,而后筛查防眩光效果,对防眩光处理制程出现失误、从而使得防眩光效果不佳的玻璃片进行废弃处理,这样,会造成在防眩光处理制程之前的原片切割、磨边、钻孔、钢化、丝印工序白白进行,投入成本很高,也造成了资源的很大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玻璃及生产方法、装置、有该玻璃的电子显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眩光处理制程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眩光玻璃的生产方法,包括防眩光玻璃原片生产阶段,防眩光玻璃原片生产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在高温窑炉中对玻璃原料进行精炼,以形成玻璃流体;
对玻璃流体进行浮法拉延形成玻璃坯板;
对玻璃坯板进行冷却至预设的温度区间内,通过喷涂设备将防眩光药水喷涂到玻璃坯板表面,使防眩光药水成膜附着在玻璃坯板表面,得到防眩光玻璃坯板;
对防眩光玻璃坯板进行进一步冷却和清洗,得到防眩光玻璃原片。
可选地,通过喷涂设备将防眩光药水喷涂到玻璃坯板表面,包括:采用压力喷涂设备将防眩光药水均匀喷涂到玻璃坯板表面。
可选地,通过喷涂设备将防眩光药水喷涂到玻璃坯板表面,包括:采用离心喷涂设备将防眩光药水均匀喷涂到玻璃坯板表面。
可选地,对玻璃坯板进行冷却至预设的温度区间内,具体为:对玻璃坯板进行冷却至180~240℃。
可选地,对玻璃坯板进行冷却至预设的温度区间内,进一步包括:利用温度提示装置,在玻璃坯板温度降低到预设的温度区间的上限值时给出提示。
可选地,防眩光药水由二氧化硅、有机醇类和助剂混合形成。
可选地,防眩光玻璃的生产方法还包括防眩光玻璃原片加工处理阶段,防眩光玻璃原片加工处理阶段包括原片切割、磨边、钻孔、钢化、丝印和包装工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