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循环的智慧水务平台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4829.9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路可可;潘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10;G06Q10/06;G06F16/29;G06F16/28;G06F16/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罗志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循环 智慧 水务 平台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循环的智慧水务平台的设计方法,通过空间信息技术,将水务设施落图并以动态化的效果展示水务设施的关联关系和运行状态,在地图上实现供排水的全流程监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数据集中在一个智慧水务平台,并按照水务循环状态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到数据,再按照用户的业务习惯将其多维数据呈现出来,可以帮助用户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做出决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务平台,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循环的智慧水务平台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水务问题频发。自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城市得以迅速发展,水务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水务也得快速普及,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各级政府领导都对水务运行状况极为关注。随着水务行业物联网设备的建设完善,数据可以实时或准实时回传至数据库,但如何实现软件产品与硬件采集数据相结合,方便各级领导快速发现问题并做出决策,成为当前智慧水务建设所需解决的最重要问题。
空间信息技术目前已经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会应用的技术,地球上80%以上的信息都与空间位置相关,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依赖地理信息系统(GIS)来提升其目前的信息监测能力,GIS已经具备了全面模拟城市的能力,利用GIS可以将数据更直观的呈现出来,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会将GIS作为首选。而伴随着GIS技术的使用,其在数据处理能力、展示效果等方面也在不断地进步,尤其近几年三维GIS技术应用也在进一步普及,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重要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目前智慧水务平台的建设更多是针对某特定方向的业务,比如防洪排涝、供水管理、污水管理等,或者偏重某一特色,比如在线监测数据整编和展示、设备资产管理、水务设施监管等,没有系统能够成体系地将水务的社会循环过程融入到平台建设中。
现有的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大多都是多模块的组合拼接,如果想要全面的了解全区的水务运行状态,需要深入到各个模块中获取,无法在一个界面实现,对于城市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来说,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才能快速准确地决策,而将数据集中在一个智慧水务平台,并按照水务循环状态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到数据,再按照用户的业务习惯将其多维数据呈现出来,可以帮助用户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做出决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循环的智慧水务平台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循环的智慧水务平台的设计方法,通过空间信息技术,将水务设施落图并以动态化的效果展示水务设施的关联关系和运行状态,在地图上实现供排水的全流程监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基于三维GIS可视化技术,将水务流程中每个环节的数据接入并进行数据报表展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预报预警功能,将城市的水务设施运行和水务态势在一张图中集中体现,实现城市水务的一图全感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务流程包括:供水方面,从源头的水库到自来水厂,再到加压泵站,最终通过供水管网输送到用户端;排水方面,从源头排水户,将污水排通过污水管网收集,通过污水泵站提升,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净化;补水方面,将污水厂流出的再生水,通过补水泵站加压提升进入补水系统,并通过补水点补充入河流,实现河流的生态补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水务流程中每个环节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和业务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基础数据包括各类设施的基础信息和运行指标,监测数据包括监测设备详情、监测指标、实时监测数据,业务数据包括巡查、维修、设备更换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基于三维GIS可视化技术,进行以下展示:
1)水库:展示水库运行情况,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2)水库供水:展示供水水库的服务水厂,以及取水过程中的水量水质监测情况;
3)供水水厂:水厂的运行情况,包括供水量、供水水质、供水压力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