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拆卸螺钉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94868.9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5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林玮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敏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3/00 | 分类号: | F16B23/00;F16B41/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汪利胜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卸 螺钉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拆卸螺钉及加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防拆卸螺钉的防拆卸性能不佳的不足。该发明包括螺柱、螺钉头,螺钉头端面上设有插槽,螺钉头端面上插槽边缘设有若干定位槽,定位槽侧壁包括受力面、打滑面、避让面,打滑面和受力面相对设置,避让面连接在受力面和打滑面之间,打滑面从下往上向远离受力面方向倾斜设置。这种结构防拆卸螺钉的防拆卸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钉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拆卸螺钉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国六发动机的排放要求,要求发动机曲轴箱部位的连接结构不可拆卸,因此需要使用到防拆卸螺钉进行连接。目前市面上的防拆卸螺钉种类很多,但是很多防拆卸螺钉的防拆卸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防拆卸螺钉的防拆卸性能不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拆卸螺钉及加工方法,它的防拆卸性能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拆卸螺钉,包括螺柱、螺钉头,螺钉头呈圆形结构,螺钉头端面上设有插槽,螺钉头端面上插槽边缘设有若干定位槽,定位槽侧壁包括受力面、打滑面、避让面,打滑面和受力面相对设置,避让面连接在受力面和打滑面之间,打滑面从下往上向远离受力面方向螺旋上升。
防拆卸螺钉拧紧操作时,将拧紧工具端部插装到插槽中,拧紧工具端部边缘和定位槽对应设有凸起,凸起插装到定位槽中,凸起和避让面之间有一定间隙,拧紧螺钉的过程中凸起抵接到受力面上,不出现打滑现象,从而将螺钉拧紧。拧紧工具反向转动时,凸起没有支撑受力点,端部滑过打滑面,并被螺旋上升设置的打滑面向外顶出,从而防止螺钉被反向拧松,使螺钉能够防拆卸。这种结构防拆卸螺钉的防拆卸性能好。
作为优选,打滑面呈外凸弧形曲面结构。外凸弧形曲面结构的打滑面更加圆滑,使拧紧工具端面更加容易滑过打滑面,提高了螺钉的防拆卸效果。
作为优选,打滑面包括导向段、挤出段,导向段边缘与避让面边缘连接,挤出段由下往上倾斜并径向向外沿倾斜方向扭曲,导向段由下往上逐渐聚拢。
拧紧工具反向转动时,导向段在螺旋方向上对拧紧工具端部进行导向,使拧紧工具端部沿螺旋方向向外滑出定位槽;挤出段使拧紧工具端部更加容易向上滑离定位槽。
作为优选,避让面呈弧形结构,弧形的避让面从与受力面连接端到与打滑面连接端向远离螺钉头中心设置。这种结构设置的避让面使拧紧工具上的凸起插入定位槽后,凸起端部和避让面之间形成一个镂空区域。拧紧工具反向转动时,凸起的外端与避让面的间距不断增大,凸起外端不会与避让面接触形成受力点,有利于提高螺钉的防拆卸性能。
作为优选,受力面、打滑面、避让面与定位槽底面之间均为圆滑过渡,受力面和打滑面之间以及打滑面和避让面之间均为圆滑过渡。
连接位置圆滑过渡避免形成受力点,使拧紧工具反转经过连接位置时能够可靠滑离。
作为优选,定位槽的上端轮廓呈C形结构,定位槽的下端轮廓呈S形结构,相邻两定位槽中一定位槽的打滑面与另一定位槽的受力面连接,且打滑面和受力面之间圆滑过渡;螺钉头端面上相邻两定位槽之间形成V形结构的端子,端子一边为打滑面的上边缘,端子另一边为受力面的上边缘。
若干定位槽首尾相连设置在插槽边缘,不仅节省了材料的使用,而且拧紧工具反转时不易形成受力点。螺钉头端面上的端子有利于保证受力面的承载能力,防止螺钉拧紧的过程中受力面强度不够发生形变。
作为优选,受力面与螺钉头轴线平行。这种结构设置的受力面便于加工,而且承载力大,不易变形。
作为优选,避让面与螺钉头轴线平行。这种结构设置的避让面不易和拧紧工具接触。
作为优选,插槽底面成下凹锥形结构。这种结构设置的插槽底面加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敏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敏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氮并杂环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组合物和应用
- 下一篇: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