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灯光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6521.8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3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揽月工业设计工作室 |
主分类号: | H05B47/11 | 分类号: | H05B47/11;H05B47/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公路 灯光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总控服务器以及与总控服务器相连的车辆感应模块、定位感知模块、照明控制模块、关联输入模块、环境感应模块、强度调节模块。本发明结合汽车的行驶情况及白昼亮度及天气光线强弱情况,来控制隧道照明灯光的开关与照明亮度强弱,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灵敏、可靠,节能充分,特别适用于偏远山区,交通流量较少,隧道多且长,隧道照明能耗大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灯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实际生活中,公路隧道内,无论是否有车通行,隧道中的照明都是处于开启状态。对于此类情况,在交通流量较少的情况下,隧道照明系统的长期开启对电能的消耗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若在现有的照明系统中,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隧道外的光线强弱及隧道内车辆行驶情况与位置对隧道照明系统进行照明强弱调节及分段照明的智能控制,可大量节约电能,提高隧道照明系统的使用效率,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灯光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路灯光控制系统,包括总控服务器以及与总控服务器相连的车辆感应模块、定位感知模块、照明控制模块、关联输入模块、环境感应模块、强度调节模块;
所述总控服务器用于接收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
所述车辆感应模块用于对公路上是否有行驶车辆进行感应,并将感应结果发送至总控服务器;
所述定位感知模块用于对车辆所在公路的实时位置进行感应,并将感应结果发送至总控服务器;
所述照明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总控服务器的照明控制指令,并对车辆所在位置的预定范围内的照明灯进行开启,并在车辆驶离后自动关闭;
所述关联输入模块用于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照明范围进行提起输入;
所述环境感应模块用于对环境光线强度进行感应,并将感应结果实时发送至总控服务器;
所述强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环境感应模块的监测结果,对照明灯的照射强度进行调节,使其照明强度达到预设值。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感应模块采用光学捕捉传感器进行车辆动态感应。
进一步地,所述关联输入模块通过后台上位机进行实时输入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感知模块通过北斗定位系统进行车辆位置的实时定位监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合汽车的行驶情况及白昼亮度及天气光线强弱情况,来控制隧道照明灯光的开关与照明亮度强弱,系统结构简单、性能灵敏、可靠,节能充分,特别适用于偏远山区,交通流量较少,隧道多且长,隧道照明能耗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揽月工业设计工作室,未经马鞍山揽月工业设计工作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6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