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钢混盖梁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6581.X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洁盛;谢记红;罗红;罗永巍;王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04;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周自维 |
地址: | 610047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钢混盖梁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装配式钢混盖梁,包括底板、两侧板和两端板围成的箱形盖梁本体,底板开设有用于与墩柱端部进行插接的槽口;于盖梁本体内侧连接有平行于桥梁纵向设置的多个剪力板,多个剪力板沿桥梁横向间隔排布;剪力板的外缘分别与底板和两侧板固定连接;剪力板的板面开设有若干横向通孔,于横向通孔内穿设有横向钢筋,并通过横向钢筋将多个剪力板穿设连接。及利用该装配式钢混盖梁进行施工的方法。本发明以盖梁本体作为载体,并在其内设剪力板,通过横向钢筋将剪力板连接共同分担剪切应力,随后将盖梁本体吊装至墩柱端部后,向盖梁本体内现浇混凝土即可,相比预制整体盖梁进行起吊装配更具可操作性,显著降低了吊装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混盖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单一的常规市政交通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人们出行的要求,通过建设高架桥等城市桥梁则可以将地面交通转移至空中,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疏散交通密度,提高运输效率。作为用于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荷载的盖梁,是桥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结构。现有的盖梁施工技术多是采用支模现浇方案,施工周期长,模板使用量大,并且多为高空作业,混凝土浇筑困难,危险性高。因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整体预制盖梁的施工方法,事先预制整个盖梁,然后将预制盖梁运输到现场起吊安装。这种施工方法提高了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效率,能够尽可能降低桥梁施工对城市环境的干扰。
但为满足车道需要,高架桥特别是多车道高架桥所需的盖梁长度长,长宽比大,且重量最高可达千吨左右,受到运输设备、吊装设备、吊装技术及吊装空间等因素的限制,难以通过预制盖梁进行装配的方式进行建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混盖梁以及利用该装配式钢混盖梁进行施工的方法,在满足降低桥梁施工对城市环境的干扰的同时,降低吊装难度以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配式钢混盖梁,包括底板、两侧板和两端板围成的箱形盖梁本体,底板开设有用于与墩柱端部进行插接的槽口;于盖梁本体内侧连接有平行于桥梁纵向设置的多个剪力板,多个剪力板沿桥梁横向间隔排布;剪力板的外缘分别与底板和两侧板固定连接;剪力板的板面开设有若干横向通孔,于横向通孔内穿设有横向钢筋,并通过横向钢筋将多个剪力板穿设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于盖梁本体内侧沿桥梁横向设置有多个横向腹板,横向腹板的外缘分别与底板和两端板固定连接;多个横向腹板沿桥梁纵向间隔排布,将盖梁本体于桥梁纵向分隔;横向腹板的板面开设有若干纵向通孔,于纵向通孔内穿设有纵向钢筋,并通过纵向钢筋将多个横向腹板穿设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对应焊接或绑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横向腹板分布于槽口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槽口范围内,于横向腹板的下侧连接有用于抵接墩柱端面的脚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横向腹板的板面开设有若干用于将盖梁本体内部纵向连通的纵向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于盖梁本体内侧连接有平行于桥梁纵向设置的多个纵向腹板,纵向腹板的外缘与分别于底板和两侧板固定连接;多个纵向腹板沿桥梁横向间隔排布,将盖梁本体于桥梁横向分隔,纵向腹板的板面开设有若干用于将盖梁本体内部横向连通的横向开口;纵向腹板的板面也开设有若干横向通孔,横向钢筋穿过横向通孔将多个剪力板和纵向腹板穿设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剪力板的上侧设置有平行于桥梁纵向的多个箍筋,箍筋与横向钢筋对应焊接或绑扎。
一种利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装配式钢混盖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设计需求加工所需装配式钢混盖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65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