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RBCC发动机的轴对称内并联式双模态进气道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97160.9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悦;李超;薛洪超;谭慧俊;张晗天;郭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7/04 | 分类号: | F02C7/04;F02C7/057;F02K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rbcc 发动机 轴对称 并联 双模 态进气道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RBCC发动机的轴对称内并联式双模态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中心体(1)、自前向后延伸的唇罩(2)可伸缩尾锥(3)、分流隔板(4)、作动部件(6);所述可伸缩尾锥设有与中心体后端连接的连接段(31)及自连接段向后延伸的对接段(32);所述作动部件位于中心体内部且与可伸缩尾锥连接;分流隔板与可伸缩尾锥均位于唇罩内部,分流隔板内部为自前向后延伸的引射通道(9)、且该引射通道的进口面对可伸缩尾锥;分流隔板与唇罩之间形成高速冲压通道(10);可伸缩尾锥在作动部件的带动下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可伸缩尾锥在第一位置时,可伸缩尾锥与分流隔板不接触,所述引射通道的进口与进气道唇罩进口连通;当可伸缩尾锥在第二位置时,可伸缩尾锥与分流隔板接触并将引射通道的进口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对称内并联式双模态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可伸缩尾锥的连接段(31)作为内筒套在中心体(1)的后部内壁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对称内并联式双模态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尾锥为圆锥形,分流隔板在引射通道的进口处的内壁形成喇叭状,当可伸缩尾锥在第二位置时,可伸缩尾锥的圆锥侧面与分流隔板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对称内并联式双模态进气道,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冲压通道固定支板(5)及中心锥固定支板(8);所述中心体(1)通过中心锥固定支板(8)与唇罩(2)固定连接;分流隔板(4)通过冲压通道固定支板(5)与唇罩(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对称内并联式双模态进气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伸缩尾锥的支板(7);作动部件(6)沿着中心轴线布置在中心体(1)内,与可伸缩尾锥的支板相连接,可伸缩尾锥的支板(7)又与可伸缩尾锥(3)相互固定连接。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用于RBCC发动机的轴对称内并联式双模态进气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飞行器的飞行马赫数低于进气道的模态转换马赫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1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