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水器厨房龙头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7257.X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3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宗家 |
主分类号: | F16K11/20 | 分类号: | F16K11/20;F16K51/00;B01D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445400 湖北省恩施土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器 厨房 龙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器厨房龙头,包括龙头主体,龙头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开关腔体、第二开关腔体,第一开关腔体与龙头主体底端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一开关腔体一侧通过混合水出水通道与混合水出水管相连通;第二开关腔体顶端通过净化水进水通道与设置在龙头主体顶端的第一连接凹槽相连通,第二开关腔体一侧通过净化水出水通道与净化水出水管相连通;第一连接凹槽底端通过混合水进水通道与进水口相连通,第一连接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第一过滤组件位于第二过滤组件上端,第一过滤组件底端与第二过滤组件顶端相连通,第二过滤组件底端与净化水进水通道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龙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厨房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饮用水净化往往是通过单独配置的过滤芯过滤后再连接到水龙头,打开龙头就能得到净化水,而现有技术中带净化功能的水龙头净化效果较差,难以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同时现在市面上带净化功能的水龙头均为净化水与普通水共用一个水管出水,该状况会导致净化水在出水时与水管内残留的普通水混合,从而影响了净化水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净化效果的净水器厨房龙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净水器厨房龙头,包括龙头主体、混合水出水管、净化水出水管,混合水出水管、净化水出水管均与龙头主体相连接;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开关腔体、第二开关腔体,第一开关腔体与龙头主体底端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一开关腔体内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一开关腔体一侧设置有混合水出水通道并通过混合水出水通道与混合水出水管相连通;
所述第二开关腔体内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第二开关腔体顶端通过净化水进水通道与设置在龙头主体顶端的第一连接凹槽相连通,第二开关腔体一侧设置有净化水出水通道并通过净化水出水通道与净化水出水管相连通,第一连接凹槽底端设置有混合水进水通道并通过混合水进水通道与进水口相连通;
第一连接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呈顶端封口的空心管状,防护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第一过滤组件位于第二过滤组件上端,第一过滤组件外侧面与混合水进水通道相连通,第一过滤组件底端与第二过滤组件顶端相连通,第二过滤组件底端与净化水进水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过滤芯,第一过滤芯内部设置有底端贯穿第一过滤芯的第一过滤通道,第一过滤芯底端端面与第一支座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支座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中心位置设置有纵向贯穿第一支座的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第一过滤通道相对应设置,第一支座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过滤组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壳体、第二过滤芯、第二支座,过滤壳体呈底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过滤壳体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中心位置设置有纵向贯穿过滤壳体顶端端壁的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与位于第一连接柱外侧面的外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芯设置在过滤壳体内部,过滤壳体底端与第二支座外侧边缘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芯内部设置有底端贯穿第二过滤芯的第二过滤通道,第二过滤芯底端端壁与第二支座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支座底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柱,第三连接柱中心位置设置有纵向贯穿第二支座的第三连通孔,第三连通孔与第二过滤通道相对应设置,第二支座通过第三连接柱与净化水进水通道顶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龙头主体一侧设置有出水件,所述混合水出水通道与混合水出水管相连通的一端设置在出水件顶端,出水件顶端与混合水出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净化水出水通道与净化水出水管相连通的一端设置在出水件前端,出水件前端与净化水出水管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宗家,未经张宗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