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园区事故自适应智能应急疏散引导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7560.X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华;梁旭;周利兴;门金坤;胡雪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8B17/08;G08B17/10;G08B19/00;G08B21/14;G08B2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郑浦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 事故 自适应 智能 应急 疏散 引导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园区事故自适应智能应急疏散引导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事故损害因素探测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和疏散引导模块,事故损害因素探测模块和疏散引导模块分别连接系统控制模块;事故损害因素探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化工园区疏散道路中的安全事故损害因素,获取损害因素参数;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各监测位置的各类损害因素参数判断对应监测位置的安全事故发展态势和危险程度,结合监测位置与避难点的距离来计算各监测位置的疏散风险数值及风险变化,进而制定实时更新的安全疏散路线,生成疏散引导信号并发送给疏散引导模块进行疏散路径实时引导。本发明能够快速发现化工园区事故和实现安全疏散引导,提高了疏散效率与疏散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工园区事故自适应智能应急疏散引导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学工业集约化、大型化及最优化的发展,化工园区已成为化工行业发展的新兴模式,但在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严峻的安全问题。近年来,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各类重大、特大爆炸事故、火灾事故、泄漏事故频发,一旦化工园区发生事故,人员应急疏散将是一个重要问题。
化工园区人员室内工作场所通常都会设置应急指示灯且保持固定亮度与颜色,以备供电故障、照明系统失效时人员搜寻疏散出口,然而化工园区室外道路却没有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灯。在应急响应时,化工园区疏散人员由于急切逃离事故所在区域,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应急疏散混乱,与此同时,由于化工园区室外场景没有有效的应急指示设备,疏散人员很难判断化工园区事故的发展状态及疏散路径的危险性变化,因此难以选择安全正确的疏散路径,这给事故场景下的人员疏散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可见,解决在化工园区事故场景下人员安全疏散实时规划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化工园区事故自适应智能应急疏散引导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发现化工园区事故和实现安全疏散引导,提高疏散效率与疏散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园区事故自适应智能应急疏散引导方法,该方法能根据监测到的事故损害因素来比较室外各疏散道路的危险性差异,为处于化工园区疏散人员提供实时的智能疏散引导。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化工园区事故自适应智能应急疏散引导系统,包括事故损害因素探测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和疏散引导模块,事故损害因素探测模块和疏散引导模块分别连接系统控制模块;
其中,事故损害因素探测模块用于对化工园区疏散道路中的安全事故损害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获取到的损害因素参数传送至系统控制模块;
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各监测位置的各类损害因素参数判断对应监测位置的安全事故发展态势和危险程度,结合监测位置与避难点的距离来计算各监测位置的疏散风险数值及风险变化,进而制定实时更新的安全疏散路线,基于疏散路线生成疏散引导信号并发送给疏散引导模块;
疏散引导模块用于根据系统控制模块所传输的疏散引导信号,对化工园区疏散人员进行疏散路径实时引导。
优选的,事故损害因素探测模块设置在化工园区常压储罐、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仓库临近的疏散道路、园区内部路径交叉口、园区避难点的附近;
系统控制模块设置在化工园区内远离常压储罐、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仓库的地方,该地方包括化工园区内的行政办公区域;
疏散引导模块设置在化工园区内的行政办公区域、企业作业区域、疏散道路交叉口处。
优选的,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爆炸、泄漏事故;损害因素包括火灾烟气、爆炸冲击波、可燃/有毒气体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