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波长通道可调的光梳状干涉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7573.7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5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通道 可调 光梳状 干涉仪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波长通道可调的光梳状干涉仪,其构成器件包括:宽带光源(1)、光隔离器(2)、1×2光耦合器(3)、2×1光耦合器(4)、第一光环形器(31)、第二光环形器(32)、第一一、第一二光栅耦合器(211)、(212)、第二一、第二二光栅耦合器(221)、(222)、……、第N一、第N二光栅耦合器(2N1)、(2N2)、第一至第N光开关(11)、(12)、……、(1N)、第一至第N 2×2光耦合器(41)、(42)、……、(4N)、第一至第N光微环谐振腔阵列(31)、(32)、……、(3N);该光梳干涉仪具有多波长通道调谐方便、可灵活扩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波长通道可调的光梳状干涉仪。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对高速、宽带的需求越来越大。光波分复用技术(WDM)可以在不另设新光纤线路的情况下,通过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耦合到一根光纤中传输,从而极大地降低网络建设成本。然而,随着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WDM)信道间隔的不断减小,对网络节点处滤波器件性能的压力正成为制约DWDM系统信道数进一步增加的主要障碍,因此光梳状干涉仪酝遇而生。
光梳状干涉仪能将多波长光信号分成奇波长信道和偶波长信道,从而使各信道间隔加倍,可有效缓解DWDM系统信道间隔减小对网络节点处滤波器性能的压力。目前光梳状干涉仪主要有:马赫-增德尔干涉仪型(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和麦克尔逊干涉仪型(Michelson interferometer)。这些梳状干涉仪虽然在插入损耗和隔离度等基本性能方面都比较好,但只能对一路波长信道进行操作、不可调谐等缺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在动态DWDM系统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光梳状干涉仪在性能、应用和成本上暴露出的不足,公开一种多波长通道可调的光梳状干涉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波长通道可调的光梳状干涉仪,包括:宽带光源、光隔离器、1×2光耦合器、2×1光耦合器、第一光环形器、第二光环形器、第一一光栅耦合器、第一二光栅耦合器、第二一光栅耦合器、第二二光栅耦合器、……、第N一光栅耦合器、第N二光栅耦合器、第一至第N光开关、第一至第N 2×2光耦合器、第一至第N光微环谐振腔阵列。所述各器件的连接如下:
所述的宽带光源的输出端口连接光隔离器的输入端口、光隔离器的输出端口连接1×2光耦合器的第一端口,1×2光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分别连接第一光环形器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环形器的第一端口,第一光环形器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一一光栅耦合器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环形器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一二光栅耦合器的第一端口,第一光环形器的第三端口、第二光环形器的第三端口分别连接2×1光耦合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一、第一二光栅耦合器的第二端口分别连接第二一、第二二光栅耦合器的第一端口、第二一、第二二光栅耦合器的第二端口分别连接第三一、第三二光栅耦合器的第一端口,……,第(N-1)一、第(N-1)二光栅耦合器的第二端口分别连接第N一、第N二光栅耦合器的第一端口,第一一、第一二光栅耦合器的第三端口分别连接第一光开关的第一、第二输出端口,第二一、第二二光栅耦合器的第三端口分别连接第二光开关的第一、第二输出端口,……,第N一、第N二光栅耦合器的第三端口分别连接第N光开关的第一、第二输出端口,第一一、第一二光栅耦合器的第四端口分别连接第一2×2光耦合器的第一、第二端口,第二一、第二二光栅耦合器的第四端口分别连接第二2×2光耦合器的第一、第二端口,……,第N一、第N二光栅耦合器的第四端口分别连接第N 2×2光耦合器的第一、第二端口,第一2×2光耦合器的第三、第四端口分别连接第一光微环谐振腔阵列的输入、输出端口,第二2×2光耦合器的第三、第四端口分别连接第二光微环谐振腔阵列的输入、输出端口,第N 2×2光耦合器的第三、第四端口分别连接第N光微环谐振腔阵列的输入、输出端口,2×1光耦合器的第三端口作为该多波长信道可调的光梳状干涉仪的输出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5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鹰眼射击云台用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醇类燃料电池液汽冷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