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有害气体监测的焊接面罩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7903.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久;韩丽娜;黄庆春;王兆峰;张斌;刘明君;涂瑞;余江涛;陈湘川;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 |
主分类号: | A61F9/06 | 分类号: | A61F9/0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2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害 气体 监测 焊接 面罩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害气体监测的焊接面罩及其应用方法,涉及焊接面罩领域,解决了无法有效地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呼吸罩(1)和气体条(5),呼吸罩(1)内包括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气体条(5)内为标准大气成分的气体;当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检测到呼吸罩(1)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释放气体条(5)的气体进入呼吸罩(1),挤压呼吸罩(1)内的气体排出呼吸罩(1)。本发明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处理掉了,从而有效地保护使用者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面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害气体监测的焊接面罩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焊接作业时,为了保护操作者免受飞溅物碰伤和起弧产生的各种有害射线对人体的伤害,通常操作者会佩戴焊接面罩。现有技术中的焊接面罩,一般是手持式普通面罩,使用时需要手持,不利于焊接工作地进行,容易导致焊接失误的现象发生,虽然市面上有头戴式焊接面罩,但使用者佩戴不舒适,内部不透气,十分闷热,而且无法有效地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从而使得长时间使用后,影响使用者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法有效地对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有害气体监测的焊接面罩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有害气体监测的焊接面罩,包括呼吸罩和气体条,呼吸罩内包括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气体条内为标准大气成分的气体;
当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检测到呼吸罩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释放气体条的气体进入呼吸罩,挤压呼吸罩内的气体排出呼吸罩。
优选的,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受控通过输气管为气体条提供气体动力。
优选的,还包括气槽,气槽为呼吸罩与气体条间的传输通道。
优选的,呼吸罩包括进气阀和出气阀,进气阀为单向的进气阀,出气阀为单向的出气阀;
当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检测到呼吸罩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关闭进气阀,仅打开出气阀,释放气体条内的气体至呼吸罩内直至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监测有害气体浓度下降至有害气体浓度指标下。
优选的,还包括气体条通过输气管连接气泵,气体条至气泵的路径上设置有控制阀;
当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检测到呼吸罩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控制阀受控打开,气泵受控开启;
当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监测有害气体浓度下降至有害气体浓度指标下,控制阀受控关闭,气泵受控关闭。
优选的,还包括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监测气体条内有害气体浓度并在气体条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进行声光报警;
工作人员在声光报警模块报警时,进行气体条更换。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带,连接带连接在呼吸罩的外部外侧的两侧,连接带绑定呼吸罩在工作人员的头上。
优选的,所述气体条设置在呼吸罩的外侧,气体条一侧安装在呼吸罩上。
优选的,还包括橡胶结构,所述橡胶结构设置在呼吸罩的四周,橡胶结构弹性贴合工作人员的面部,所述橡胶结构用于隔绝呼吸罩内部与外部空间。
一种用于有害气体监测的焊接面罩的应用方法,应用上述的一种用于有害气体监测的焊接面罩,应用方法的步骤如下:
A、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检测到呼吸罩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控制阀受控打开,气泵受控开启,气泵挤压气体条内气体进入呼吸罩;
B、气体浓度监测传感器持续监测呼吸罩内有害气体浓度,有害气体浓度下降至有害气体浓度指标下,控制阀受控关闭,气泵受控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7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及激光雷达
- 下一篇:一种液体介质计量卸车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