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医疗问答方法、系统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8492.9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恩;王帅帅;张振山;李文博;周桃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50/30;G06F16/332;G06F40/295;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穿戴 设备 医疗 问答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健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医疗问答方法、系统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智能医疗问答方法主观性太强,缺乏客观生理指标数据做支撑,不能把问答和生理指标结合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根据生理指标数据训练基于BiLSTM的联合深度模型、获取医疗知识构建智能医疗问答知识图谱、利用机器学习进行实体识别模型的训练以及用户问句的意图识别;对于当前用户,基于生理指标通过基于BiLSTM的联合深度模型获取用户的健康评价,通过实体识别模型对问句进行医疗实体提取以及意图识别,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智能医疗问答知识图谱获取问句的应答。本发明结合深度学习与用户生理指标和背景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医疗问句应答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健康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医疗问答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伴随而来的生活工作压力使很大部分人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慢性病发病率10年增长10倍,慢性病患者已近3亿,超重和肥胖患者3.5亿,高血压患者超2亿,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同时,以糖尿病为例的慢性病已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人们身体感到不适的时候,常常会通过互联网搜索对病情进行简单的判断,在互联网上查询治疗疾病好的医院以及需要挂的科室。但是,在互联网上进行“自诊”,对自己的症状进行搜索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寻找自己不适的病因,对患者而言,一方面信息检索的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如果检索出来的结果不准确,很容易导致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并且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商家广告,患者也很容易被广告误导,找错医生。即使患者在合适的医疗平台上问诊,也很容易由于对自己病情描述不清、缺少生理指标数据从而造成误诊。
现有的一些智能诊断的问答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种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诊断问答方法,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医疗自动问答方法[1],但是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带标签训练数据,而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标注往往需要领域内的专家辅助,数据标注成本昂贵、效率低、错误率高,很难获得深度学习所需的大量带标签训练数据,并且基于深度学习的问答系统不具有可解释性,泛化能力往往不是很好。另一种是将知识图谱与智能诊断问答结合起来,例如医疗领域知识图谱问答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2],但是知识图谱是通过客观的实体关系构建的,采用实体识别技术获取实体,实体获取的效果直接影响了最后模型回答的准确性。另外只采用知识图谱一种方法更多的是回答一些事实性的东西,对一些主观性的问题回答不够准确,因此,在社区问答中往往效果不好。
总的来说,现有的结合知识图谱的智能医疗问答方法,受限于实体获取的效果,对于主观性的问题回答不够准确,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医疗问答方法,由于很难获得大量的带标注的训练数据,因而很难获得性能良好的模型,并且模型的泛化能力差,并且这两类方法都缺乏客观生理指标数据做支撑,无法将智能医疗问答和生理指标相结合。
以下文献是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背景资料:
[1]王中方、老明瑞、张凯、张胜,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医疗自动问答方法,20170628,CN107368547A.
[2]朱威、梁欣、倪渊、谢国彤,医疗领域知识图谱问答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20190719,CN110532360A.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现有智能医疗问答方法主观性太强,缺乏客观生理指标数据做支撑,不能把问答和生理指标结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智能医疗问答方法,该智能医疗问答方法包括:
步骤A10,通过训练好的实体识别模型提取用户提问的问句中的医疗实体;所述医疗实体包括疾病名称、症状名称和药物名称;
步骤A20,基于所述医疗实体进行用户意图识别,并基于所述医疗实体和用户意图进行词典槽位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4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手表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垃圾回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