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角形气孔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装置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98539.1 申请日: 2020-11-19
公开(公告)号: CN112432923A 公开(公告)日: 2021-03-02
发明(设计)人: 沈涛;梁涵;张智文;王韶峰;陈姣姣;黄海;王东兴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41 分类号: G01N21/41;G01N21/552;G01N21/0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三角形 气孔 光子 晶体 光纤 折射率 传感器 装置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三角形气孔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宽带光源(1)、偏振器(2)、流通池(3)、D型光子晶体光纤(4)、单模光纤(5)、光谱分析仪(6)和计算机(7)组成;所述光纤折射率传感器位于流通池(3)内,流通池(3)内有控制液体分析物的入口(8)和出口(9);

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4)侧面抛光表面涂覆银掺杂氧化锌薄膜,与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4)熔接的单模光纤(5)、涂覆银掺杂氧化锌薄膜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4)一起构成所述三角形气孔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装置的探头;

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4)包括:包层(10)、25个位于包层中的正三角形空气孔;其特征在于,空气孔(11)和空气孔(12)以原点为中心分别旋转20°、40°、60°、79°,再镜像形成第一层空气孔、第二层空气孔;空气孔(13)以原点为中心分别旋转20°、40°,再镜像形成第三层空气孔;椭圆空气孔(14)位于y轴(空)纤芯处;

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4)侧面抛光表面涂覆银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为:将60mL醋酸锌无水乙醇溶液(0.015M)和30mL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0.0225M)在烧杯中混合搅拌2小时,制得种子溶液;将纯氧化锌的种子溶液与300mL的硝酸锌溶液(0.03M)和300mL的六甲基四胺溶液(0.03M)混合搅拌;通过混合和搅拌150毫升硝酸锌(0.008M,0.0076M,0.0072M,0.0068M,0.0064M,0.006M)水溶液,150毫升硝酸银(0.024M,0.0248M,0.0256M,0.0264M,0.0272M,0.028M)水溶液和六次甲基四胺300毫升(0.03M)溶液获得不同浓度的银掺杂氧化锌(60%~70%)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形气孔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4)的包层空气孔间距Λ为10-12μm,包层直径D为100μm,空气孔(11)、空气孔(12)和空气孔(13)顶点到中心的距离h1、h2、h3分别为4.275-4.725μm、3.325-3.625μm、2.375-2.625μm;椭圆空气孔(14)的短轴a和长轴b分别为3μm和7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形气孔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4)的包层材料为熔融石英,其折射率由Sellmeier公式定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形气孔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析物是通过混合不同质量比的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获得,由阿贝折射仪测量。

5.三角形气孔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堆叠-拉丝技术制备光子晶体光纤,然后在V型槽中进行抛磨加工成D型光子晶体光纤(4),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可以得到所述的涂覆银掺杂氧化锌薄膜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4);

所述的堆叠-拉丝技术为:首先对石英套管进行预处理,在超净环境下按照参数拉制毛细管,拉制温度为1900℃-2000℃,之后对毛细管两端用氢氧焰进行拉锥封孔,在石英套管中将毛细管按照设计要求堆积形成所需的结构,用纯石英棒对空隙进行填充,利用氧炔火焰将石英套管与毛细管烧结在一起,在拉丝塔上使用两次拉丝技术制成光子晶体光纤;

所述的三角形气孔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装置及方法,其传输路径如下:所述宽带光源(1)经过偏振器(2)变成y偏振光,通过流通池(3)传输到D型光子晶体光纤(4),由D型光子晶体光纤(4)输出由单模光纤(5)输入至光谱分析仪(6),光谱分析仪(6)的输出端连接计算机(7),其特征在于:

所述银掺杂氧化锌薄膜表面激发的等离子体波波矢与入射光场的波矢在特定的波长范围内达到相位匹配,发生耦合,出现共振损耗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对介质环境十分敏感,液体分析物折射率RI变化会使共振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共振损耗峰发生明显变化,可以实现高灵敏度、实时性探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5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