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蟹循环水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8820.5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熊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2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循环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蟹循环水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选择养殖稻田;(二)放蟹苗;(三)水循环:6月份开始水稻插秧,插秧前把水沟中的水放到低于稻田田面,把蟹全部赶到水沟中;水稻插完秧后,由于温度开始升高,螃蟹长大,并集中在水沟中,水沟中的水质开始慢慢变差;开启水泵,将水沟里的肥水抽到稻田里,经过水稻吸收营养,然后将稻田里的水回流到水沟中,形成水循环。(四)收稻及捕蟹。本发明之稻蟹循环水养殖方法,蟹的排泄物可肥田,肥水可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吸收了肥水中的营养物质后,净化水质,水可以循环使用,不会造成水和肥料的浪费,水稻和蟹的产量都能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方法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稻蟹循环水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稻种植环境的恶化,病害、虫害、草害发生日趋严重,传统生产中,化肥、农药已成为保证水稻产量的主要手段。造成的环境污染,产值低下,增效缓慢。而池塘、湖泊等养殖河蟹被扣上了污染水质、破坏生态环境的帽子。发展新型的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技术迫在眉睫。
现有技术中,将蟹直接放养于稻田中,但蟹活动于稻田中,一是行动不便,二是蟹的行动可能会破坏水稻的根系,造成水稻减产。而且在蟹养殖成熟后,不便于捕捉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蟹循环水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稻蟹互相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稻蟹循环水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择养殖稻田:
稻田可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状等。
沿着稻田外周的一半挖沟,沟深1~1.2米,沟宽0.2~0.5米。沟太深不利于捕捞蟹,沟太浅蟹会爬出。沟太窄不利于蟹的活动,沟太宽会影响水稻的种植。
沟与稻田水田之间设有壁垒,以利于稻田水田盛水。但沟与稻田之间的壁垒低于稻田最外围的壁垒0.3米以上(优选0.4~0.6米),以利于稻田未播种时加深水位,提高蟹的养殖面积和活动空间。
稻田外周的未挖沟的另一半设有管道和水泵,以利于稻田水田及沟之间的换水、循环。
(二)放蟹苗:3月份放蟹苗,按沟和稻田总面积、每亩稻田放蟹苗0.2~0.3千克的比例放蟹苗;
此时稻田里还没有种水稻,可以把水加到没过沟与稻田水田之间的壁垒,蟹可以在沟和稻田的大面积下活动,由于养殖面积大、蟹的密度低,投喂饲料少,稻田水质不会变差,所以不用循环水也可以保持水质良好,也不需要换水。
(三)水循环:6月份开始水稻插秧,插秧前把水沟中的水放到低于稻田田面,把蟹全部赶到水沟中;水稻插完秧后,由于温度开始升高,螃蟹长大,并集中在水沟中,水沟中的水质开始慢慢变差;开启水泵,将水沟里的肥水抽到稻田里,经过水稻吸收营养(一般为5~10天左右),然后将稻田里的水回流到水沟中,形成水循环。
(四)收稻及捕蟹。
本发明之稻蟹循环水养殖方法,蟹的排泄物可肥田,肥水可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吸收了肥水中的营养物质后,净化水质,水可以循环使用,不会造成水和肥料的浪费,基本不需要额外施加化学肥料,也不会污染环境,稻蟹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蟹设置于沟中,单独的活动空间,不会破坏水稻的根系,水稻和蟹的产量都能得到提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8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