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01141.9 申请日: 2020-11-19
公开(公告)号: CN112210626B 公开(公告)日: 2023-05-16
发明(设计)人: 傅光华;黄瑜;傅秋玲;万春和;程龙飞;陈红梅;刘荣昌;施少华;林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6;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吕纪涛
地址: 350013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番鸭呼肠孤 病毒 新型 细小 引物 探针 组合 试剂盒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引物探针组合,属于畜禽疾病诊断技术领域,包括引物对和探针,所述引物对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引物对的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探针包括番鸭呼肠孤病毒探针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探针,所述番鸭呼肠孤病毒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新型番鸭细小病毒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探针组合能够对引起种鸭跛行的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禽疾病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

背景技术

番鸭呼肠孤病毒(Duck Reovirus,DRV)是引起番鸭发生“花肝病”或“肝白点病”的病原,最早于1950年在南非发现。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后可引起番鸭出现软脚、跛行,排白色稀粪。多见于10-45日龄鸭,发病率为30~90%,死亡率为10~30%。病程一般为2~14天,死亡高峰为发病后5~7天。两周龄以内患病番鸭死亡严重,少量病鸭耐过后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鸭,影响养殖效益。目前,呼肠孤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逐渐扩大,最初只感染番鸭,目前发现还可感染半番鸭、麻鸭、北京鸭等,该病无明显季节性。

新型番鸭细小病毒(Novel Muscovy Duck Parvovirus,NMDPV)是近来在鸭群中新出现的水禽细小病毒变异株,该病毒主要感染10-50日龄的半番鸭、番鸭和樱桃谷鸭,感染后鸭表现张口呼吸、软脚、跛行、腹泻,发病后康复鸭表现生长迟缓,腿骨、翅易断。鸭群发病率为5%-20%不等,严重时发病率可达50%以上,病死率较低。

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在鸭群普遍流行,鸭群感染发病后均出现软脚、跛行的现象,且发病鸭康复后均表现生长不良。这两种病毒感染发病时的临床特征和对鸭群造成的危害极为相似,容易混淆,易造成误诊,对养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损失。鸭养殖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对导致鸭跛行的病原进行快速检测的简便方法,以指导临床的疫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从而减少经济损失。目前已有单一的分别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方法,但尚未见同时检测并鉴别这两种可引起鸭跛行的病原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探针组合能够同时检测出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引物探针组合,包括引物对和探针,所述引物对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引物对的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探针包括番鸭呼肠孤病毒探针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探针,所述番鸭呼肠孤病毒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新型番鸭细小病毒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试剂盒,包括质粒标准品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引物探针组合;所述质粒标准品包括番鸭呼肠孤病毒σ蛋白基因质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NS1基因质粒。

优选的,所述引物对的工作摩尔浓度为0.04~0.8μmol/L。

优选的,所述引物对的工作摩尔浓度为0.2μmol/L。

优选的,所述探针的工作摩尔浓度为0.04~0.4μmol/L。

优选的,所述番鸭呼肠孤病毒探针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探针的工作摩尔浓度比为2~4:1.5~3。

优选的,所述质粒标准品的浓度为2×105copies/μ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