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及其黑色母粒和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1342.9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5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廖贵何;刘运锦;林新土;贾露;李智尧;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10 | 分类号: | B29B9/10;B29C48/92;C08J5/18;C08J3/22;C08L77/00;C08L87/00;C08L83/04;C08L33/12;C08L91/06;C08L23/30;C08L23/08;C08K3/04;B32B27/34;H01M50/12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用哑光 黑色 聚酰胺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哑光黑色聚酰胺上表层、聚酰胺中间层和黑色聚酰胺下表层;按质量份数计,
所述哑光黑色聚酰胺上表层包括1~20份的黑色母粒,1~20份的增韧剂,1~20份的哑光剂,1~5份的添加剂,35~96份的聚酰胺;
所述聚酰胺中间层为100份的聚酰胺;
所述黑色聚酰胺下表层包括1~20份的黑色母粒,1~20份的增韧剂,1~5份的添加剂,55~97份的聚酰胺;
所述黑色母粒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在特殊的螺纹元件和特定的螺杆组合条件下制备而成,所述特殊的螺纹元件包括输送块、常规捏合块、特殊多头捏合螺纹块和齿形盘,所述特定的螺杆组合条件如下:
75/75A,90/90,90/90,90/90,75/75,45/45,45/45,K30/5/75,K30/5/45,K30/5/45,K30/5/45,K30/5/45L,30/30L,75/75,75/75,90/90,90/90,90/90,90/90,DKB90/7/75,DKB90/7/75,DKB90/7/75,DKB90/7/75,DKB90/7/75,K45/5/75L,K90/5/45,60/60,K45/5/75,K90/5/45,K90/5/45,K90/5/45,30/30L,60/60,60/60,60/60,60/60,K45/5/45,K45/5/45,K45/5/45,60/60,60/60,C1,C2,C1,CY,90/90,75/75,75/75,75/75,75/75,75/75,75/75,60/60,60/60;
其中K为常规捏合螺纹元件,DKB为特殊多头捏合螺纹元件,L为反向螺纹块,C1和C2为齿形盘,CY为圆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润滑剂、开口剂、抗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芥酸酰胺、硬脂酰胺、油酸酰胺、亚乙基双油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月桂酰胺、硅酮粉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1098、抗氧剂2246、抗氧剂168、抗氧剂330、抗氧剂DNP、抗氧剂SEED、抗氧剂亚磷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剂包括碳酸镁、氧化铝、二氧化硅、碳酸钙、滑石粉、碳酸钡、硅藻土、二氧化钛、高岭土、有机硅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包括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010、尼龙1212、尼龙11、尼龙12、尼龙MXD6、尼龙6I、尼龙5T、尼龙6T、尼龙9T、尼龙10T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共混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嵌段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共混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哑光剂包括有机硅聚合物、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交联聚苯乙烯、氧化镁、氧化钙、三氧化二铁、聚4-甲基-1-戊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共混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哑光黑色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总厚度为10~60μm;其中,哑光黑色聚酰胺上表层和黑色聚酰胺下表层的厚度均为1~5μm,所述聚酰胺中间层的厚度为8~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3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态混凝土粉体速干剂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叉车控制系统快速散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