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和实训演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1583.3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3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业;张辉;梁满志;樊军;刘振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检通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9B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滕诣迪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智能 汽车 整车 性能 测试 演示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和实训演示系统,包括整车系统,整车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车辆控制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车辆控制系统连接;实训测试演示系统包括仿真测控系统、台体、测试转台和台体控制系统;测试转台包括车辆支撑装置、转盘,车辆支撑装置用于对车轮施加驱动力和阻力,转盘能够随车轮进行转向,仿真测控系统通过台体控制系统与台体通讯连接。测试转台对整车进行支撑并为车轮提供驱动力和阻力,对汽车的运动状态进行模拟,通过仿真测控系统对不同运动状态的整车信息进行收集并通过显示屏幕实时显示,使操作人员能够对整车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和实训演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智能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但其检测技术和实训演示设备较少,传统的汽车测试往往需要较大的场地,通过人工驾驶模拟汽车不同的运动状态也具有一定危险性,同时在测试过程中,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惯性和晃动较大,安装好的传感器容易失灵导致运动状态信息无法采集,因此开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和实训演示技术研究,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智能汽车技术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对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进行稳定的实训测试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和实训演示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和实训演示系统,包括整车系统,所述整车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车辆控制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与所述车辆控制系统连接;
实训测试演示系统,所述实训测试演示系统包括仿真测控系统、台体、测试转台和台体控制系统,所述测试转台安装在所述台体上,所述仿真测控系统通过台体控制系统与所述台体通讯连接,通过所述仿真测控系统控制车辆进行驱动、制动和转向;
所述测试转台包括车辆支撑装置和转盘,所述转盘安装在所述台体上,所述车辆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转盘上,所述车辆支撑装置用于对车轮施加驱动力和阻力,所述转盘能够随车轮进行转向;
所述仿真测控系统通过台体控制系统与传感器采集包括车辆状态信息、台体的信息、测试转台的信息和移动假人的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采集的车辆状态信息包括燃料电池信息、动力系统信息、蓄电池状态信息、车身状态信息和车轮状态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仿真测控系统还包括显示屏幕,所述仿真测控系统的显示屏幕上实时呈现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性能实训测试演示系统的三维实景模型,通过动画实时显示整车系统、实训测试演示系统的各电路电压变化、电流流动和各部件受力大小。
作为优选,车辆支撑装置采用一组加载滚轮或皮带传动方式对车轮进行包裹支撑并且对车轮施加驱动力和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包括陀螺仪、轮速、定位、雷达和视觉传感器。
作为优选,还包括在车辆周围设置的用于测试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判断和执行功能的可移动物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测试转台对整车进行支撑并为车轮提供驱动力和阻力,能够在汽车相对地面不产生位移的情况下,对汽车的运动状态进行模拟,通过仿真测控系统对模拟的不同运动状态的整车信息进行收集并通过显示屏幕实时显示,使操作人员能够对新能源汽车整车的性能进行观察、测试和记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和实训演示系统的最优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和实训演示系统的车辆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检通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检通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