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铜材拉丝退火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2463.5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6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虎;虞伟栋;虞旭雷;陈响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溪市正鑫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2 | 分类号: | B21C1/02;B21C3/02;B21C9/00;B21C47/28;B21C47/02;C21D9/52;C21D1/26;C22F1/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鹰潭***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拉丝 退火 一体机 | ||
1.一种全自动铜材拉丝退火一体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机构(2),且固定机构(2)顶部安装有受力齿轮(3),所述受力齿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0),且活动杆(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4),所述传动齿轮(4)的一端旋转连接有第一衔接板(5),所述受力齿轮(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6),且旋转杆(6)的表面焊接有拉丝板(7),所述拉丝板(7)的表面开设有拉丝孔(8),且拉丝板(7)的一侧位于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涡流加热箱(9),所述涡流加热箱(9)表面开设有通孔(10),且涡流加热箱(9)的一侧位于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冷却箱(11),所述固定机构(2)的一侧位于底座(1)的一端安装有滑动机构(18),且滑动机构(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的表面焊接有第二衔接板(12),且第二衔接板(12)的一端安装有电机(14),所述第二衔接板(12)的另一端旋转连接有物料杆(16),且物料杆(16)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15),所述底座(1)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19),所述物料杆(16)的底部位于第二衔接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铜材拉丝退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受力块(201)、限位块(202)、嵌入杆(203)支撑板(204)和螺纹杆(205),所述受力块(201)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一端,且受力块(201)的上方安装有限位块(202),所述限位块(202)的表面贯穿有嵌入杆(203),且嵌入杆(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5),所述螺纹杆(205)的表面贯穿有支撑板(204)。
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铜材拉丝退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块(201)的顶部为斜面设计,且嵌入杆(203)贯穿于限位块(202)与受力块(201)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支撑板(204)与螺纹杆(205)接触面设置有螺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铜材拉丝退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18)包括第一液压杆(1801)、传动圆环(1802)、齿柱(1803)、受力杆(1804)、滑动板(1805)和传动轮(1806),所述第一液压杆(1801)位于底座(1)的一端,且第一液压杆(18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圆环(1802),所述传动圆环(1802)的表面焊接有齿柱(1803),且传动圆环(1802)的侧面活动连接有受力杆(1804),所述受力杆(18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轮(1806),且传动轮(1806)的侧面位于底座(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滑动板(1805)。
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铜材拉丝退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1804)的表面设置有呈环状分布的齿槽,且受力杆(1804)表面齿槽与齿柱(1803)尺寸相匹配,所述滑动板(1805)的表面开设有工位槽,所述传动轮(1806)通过滑动板(1805)表面工位槽带动滑动板(1805)构成滑动结构,所述传动圆环(1802)的内环设置有螺纹槽,且第一液压杆(1801)嵌入传动圆环(1802)的螺纹槽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铜材拉丝退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9)包括限位杆(1901)、弹簧(1902)、第二液压杆(1903)和挤压块(1904),所述限位杆(1901)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底部内壁,且限位杆(19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902),所述限位杆(190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挤压块(1904),且挤压块(1904)的内部位于底座(1)的顶部内部安装有第二液压杆(1903)。
7.根据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铜材拉丝退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1904)的两侧均为斜面设计,所述限位杆(1901)与底座(1)底部内壁为滑动连接,且限位杆(1901)通过挤压块(1904)与第二液压杆(1903)构成滑动滑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溪市正鑫铜业有限公司,未经贵溪市正鑫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24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扁方锻件的自由锻方法
- 下一篇:大螺栓垂直提升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