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样品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2983.6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谭毅彬;钱凯;林冰;何森兴;谭华琳;胡凯毅;黄小玲;王坤;张磊;马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草履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科启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6 | 代理人: | 匡治兵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样品 容器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样品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涉及容器气密检测技术领域。一种样品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充气部分、放气部分和测压部分,充气部分包括进气阀体,进气阀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进气阀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本发明通过充气部分、放气部分和测压部分的设置,以阀体的一端对应连接密封容器的密封口,另一端对应连接测压部分,并在阀体的外周上对应开设出气口和进气口来连接充气部分和放气部分,有效实现了密封容器在仅设置一个连接口的情况下,密封容器的充气、放气和压力检测,避免了密封容器上额外连接口的设置,大大提升了密封容器气密性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密封容器气密性检测的难度和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气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样品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密封容器的使用十分广泛,例如各类储气罐、真空瓶、压力罐等。密封容器的气密性是其首要保证的功能,也是密封容器必须具有的最重要的功能。因此,在密封容器加工、制造完毕后,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气密性检测,以评估其密封性能。目前,针对容器气密性检测的方法一般为“充气测压法”,即向密封容器中充入一定压力值的干燥压缩空气后停止充气,并以对应安装的气压表来进行压力检测,保压一定时间后,若密封容器内的压力值无变化,则判定密封容器的气密性检测合格,否则就判定密封容器的气密性不合格,其为不合格品,需要报废或者返修。在现有技术中,对密封容器气密性检测的方式大多是通过在密封容器上设置三个检测口,分别为充气口、放气口和测压口。其中,充气口用于连接过渡接头、充气阀门及气管,放气口用于连接过渡接头、放气阀门,测压口用于连接气压表,充气阀门与放气阀门通常采用球阀或截止阀。上述方式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实现密封容器的气密性检测,但也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式需要在被检测密封容器上开设三个检测口,并连接多个过渡接头,这不仅会增加密封容器的成型难度和制备成本,还会因多个过渡接头的设置增加气密性检测设备的连接难度,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便捷性和密封性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也使得密封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影响对密封容器气密性的准确判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品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样品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充气部分、放气部分和测压部分,所述充气部分包括进气阀体,所述进气阀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进气阀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放气部分包含密封段,所述密封段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阀体;所述测压部分包含阀体,所述阀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压表连接件,所述气压表连接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连接件与阀体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所述阀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接头阀,所述进气接头阀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容器,所述密封容器一端开设有密封口。
优选的,所述出气阀体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钮,所述螺纹杆底部贯穿出气阀体固定连接有胶圈座,所述胶圈座底部设有胶圈,所述出气阀体两侧内壁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位于胶圈座上方。
优选的,所述进气接头阀固定连接于密封口内,所述进气接头阀与密封口之间设有接头密封圈,所述进气接头阀与阀体之间设有阀体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进气阀体与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阀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连接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进气口内,所述连接件与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阀体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密封段固定连接于出气口内,所述密封段与出气口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所述密封段中心位置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阀体之间设有凸台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接头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
优选的,固定件顶部和中心位置与进气阀体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草履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草履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2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