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3454.8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3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赵肃;阎巍;蒋联友;李泳凡;施磊;万东凯;张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R3/28 | 分类号: | F23R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传准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加力 点火 供油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获取在加力点火区域进行点火时的燃油流量的设计值Wf1;
步骤S2、根据所述设计值Wf1及预设的第一参数K确定进行加力点火时的第一供油量K*Wf1,以及根据所述设计值Wf1及第二参数K2确定加力点火完成后的第二供油量K2*Wf1,其中第一参数K小于第二参数K2,且所述第二参数K2大于1;其中,所述确定进行加力点火时的第一供油量之前包括对第一参数K进行预设,该预设步骤包括:步骤S21、确定航空发动机当前状态,所述航空发动机当前状态包括油门杆偏转角度及发动机转速相对较小所对应的慢车状态及油门杆偏转角度及发动机转速相对较大所对应的中间状态;步骤S22、若所述航空发动机当前状态为慢车状态,则第一参数K预设为0.5~0.7中的任一值,若所述航空发动机当前状态为中间状态,则第一参数K预设为0.9~1中的任一值;
步骤S3、获取进行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指令,在第一设定时间段内按照所述第一供油量持续进行供油;
步骤S4、随后在第二设定时间段内将供油量由所述第一供油量调整为所述第二供油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燃油流量的设计值Wf1通过发动机部件试验确定,在发动机部件试验过程中,加力点火区域进行稳定燃烧时的燃油流量即为设计值Wf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间段取自3~5s中的任一值,所述第二设定时间段取自2~4s中的任一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之前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加力点火区域的最小供油量;
若所述第一供油量的低于所述加力点火区域的最小供油量,则在步骤S3中,将所述加力点火区域的最小供油量作为所述第一供油量。
5.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计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加力点火区域进行点火时的燃油流量的设计值Wf1;
供油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计值Wf1及预设的第一参数K确定进行加力点火时的第一供油量K*Wf1,以及根据所述设计值Wf1及第二参数K2确定加力点火完成后的第二供油量K2*Wf1,其中第一参数K小于第二参数K2,且所述第二参数K2大于1,其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一参数预设模块,用于在确定进行加力点火时的第一供油量之前对第一参数K进行预设,所述第一参数预设模块包括:发动机状态获取单元,用于确定航空发动机当前状态,所述航空发动机当前状态包括油门杆偏转角度及发动机转速相对较小所对应的慢车状态及油门杆偏转角度及发动机转速相对较大所对应的中间状态;参数赋值单元,用于若所述航空发动机当前状态为慢车状态,则第一参数K预设为0.5~0.7中的任一值,若所述航空发动机当前状态为中间状态,则第一参数K预设为0.9~1中的任一值;
点火供油模块,用于获取进行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指令,在第一设定时间段内按照所述第一供油量持续进行供油;
加力燃烧供油模块,用于随后在第二设定时间段内将供油量由所述第一供油量调整为所述第二供油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值获取模块中,所述燃油流量的设计值Wf1通过发动机部件试验确定,在发动机部件试验过程中,加力点火区域进行稳定燃烧时的燃油流量即为设计值Wf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间段取自3~5s中的任一值,所述第二设定时间段取自2~4s中的任一值。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点火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供油量修订模块,所述第一供油量修订模块包括:
最小供油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加力点火区域的最小供油量;
第一供油量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供油量的低于所述加力点火区域的最小供油量,则在所述点火供油模块中,将所述加力点火区域的最小供油量作为所述第一供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34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自动驾驶制动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运动器材及其自发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