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装置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3548.5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3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朴相沃;刘庚皓;李成国;李圣民;李准泽;孙秉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2B27/08;G02B27/64;G03B3/10;G03B13/36;G03B30/00;H02K11/21;H02K33/18;H02K41/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岩;陈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装置 包括 摄像 模块 | ||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线圈架,布置在壳体中;第一线圈,布置在线圈架的外周表面上;磁体,布置在壳体上;上弹性构件,耦接至线圈架的上部和壳体的上部;以及支承构件,连接上弹性构件,其中,上弹性构件包括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上弹性构件,其中,支承构件包括耦接至第三上弹性构件的第三支承构件、耦接至第四上弹性构件的第四支承构件、耦接至第五上弹性构件的第五支承构件和耦接至第六上弹性构件的第六支承构件,其中,第四上弹性构件在x‑y平面中具有与第三上弹性构件关于线圈架的中心点对称的形状,以及其中,第六上弹性构件在x‑y平面中具有与第五上弹性构件关于线圈架的所述中心点对称的形状。
本发明申请为申请日为2016年2月1日并于2017年9月6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名称为“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装置模块”的第201680014095.X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装置模块。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说明仅仅提供与实施方式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并且不构成现有技术。
最近,包含超紧凑型数码摄像装置在内的IT产品比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和便携式电脑正在活跃发展中。
提供了包含传统的超紧凑型数码摄像装置的IT产品,该IT产品配备有透镜驱动装置,该透镜驱动装置具有自动对焦装置,该自动对焦装置用于通过调整透镜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来对准透镜的焦距,该图像传感器用于将外部的光转换为数字图像或数字视频。
然而,在这种透镜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由机械振动引起的共振的问题并且需要改进。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装置模块可以配备有通过粘合剂结合在一起的多个部件。因此,在使用粘合剂的粘合步骤期间可能出现组装缺陷并且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方式提供了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装置模块,该透镜驱动装置具有下述结构:该结构能够抑制由在自动对焦或摄像装置抖动校正中可能出现的机械振动引起的共振。
另外,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少在使用粘合剂的粘合步骤期期间的组装缺陷的透镜驱动装置。
可以通过实施方式实现的技术目的不局限于上文具体描述的内容,并且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从以下详细描述中更清楚地理解这里未描述的其它技术目的。
【技术解决方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线圈架,该线圈架的外周表面上布置有第一线圈;设置到线圈架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壳体,该壳体的内侧上布置有线圈架;上弹性构件,该上弹性构件布置在壳体的上侧上;以及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构造成对壳体进行支承以使壳体能够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移动,其中,上弹性构件被划分成多个部分并且所述部分中的至少两个部分在x-y平面中彼此平行地布置在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上,其中,至少两个部分可以布置成使得至少两个部分的一侧端部彼此相对。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线圈架,该线圈架的外周表面上布置有第一线圈;壳体,该壳体的内侧上布置有线圈架;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固定至壳体;第二线圈,该第二线圈布置在第一磁体的下侧上以与第一磁体相对;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布置在第二线圈的下侧上并且具有允许端子安装在其上的端子表面;以及基部,该基部布置在线圈架的下方并且使印刷电路板容纳并结合在该基部上,其中,基部的下表面可以具有设置有第一凹部的部分,其中,印刷电路板的端子表面结合至该部分。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摄像装置模块包括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安装在该透镜驱动装置上的图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3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键洗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