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凸轮驱动新型阀结构的涡轮式钻井提速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3684.4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石昌帅;王澳;祝效华;程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02 | 分类号: | E21B4/02;F03B13/02;F16K1/00;F16K31/524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叶斌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凸轮 驱动 新型 结构 涡轮 钻井 提速 工具 | ||
1.一种圆柱凸轮驱动新型阀结构的涡轮式钻井提速工具,由上接头(1)、流体入口锥(2)、新型阀口套(3)、新型阀套(4)、弹簧(5)、O形密封圈A(6)、新型阀(7)、O形密封圈B(8)、隔离套(9)、套筒(10)、套筒外壳(11)、圆柱凸轮(12)、外壳(13)、心轴(14)、涡轮(15)、下接头(16)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上接头(1)和下接头(16)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壳(13)两端;流体入口锥(2)与新型阀套(4)通过螺纹连接在新型阀口套(3)两端;流体入口锥(2)位于上接头(1)与新型阀口套(3)之间,用于提升流体压差;新型阀口套(3)上端开有新型阀孔;新型阀套(4)安装于新型阀口套(3)的下端,其上开有先入次流体孔;新型阀(7)位于新型阀套(4)内部,并在新型阀下端形成新型阀压力室;O形密封圈A(6)安装于新型阀下端环槽内,用于将流体压力全部作用于新型阀上;弹簧(5)安装于新型阀套(4)与新型阀(7)之间;心轴(14)安装于外壳(13)内,位于中心和轴向位置;套筒外壳(11)位于新型阀套(4)与心轴(14)之间,并与之同心;隔离套(9)利用新型阀套(4)和外壳(13)内部一台阶进行轴向定位,其环槽内装有两个O形密封圈B(8),在其一端面开有沟槽用以让先入次流体通过;套筒(10)内表面有凸起部分;圆柱凸轮(12)位于套筒(10)内,圆柱表面开有沟槽与套筒(10)内表面的凸起部分相配合,内部与心轴(14)相连接,涡轮(15)设置于心轴(14)上,利用外壳(13)内部另一台阶和下接头(16)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的流体入口锥(2)与上接头(1)之间形成先入次流体入口通道;所述的外壳(13)与流体入口锥(2)、新型阀口套(3)、新型阀套(4)形成先入次流体环空通道;所述的新型阀套(4)与隔离套(9)形成先入次流体出口通道;所述的新型阀(7)、新型阀口、新型阀压力室,将钻井液分为入口主流体和先入次流体;所述的先入次流体先进入先入次流体入口,再流经先入次流体环空,随后通过先入次流体孔进入新型阀后面的新型阀压力室,激活新型阀(7);所述的先入次流体通过先入次流体出口流出,使得先入次流体和入口主流体流重新组合以形成主流,然后该主流驱动所述涡轮(15)旋转,心轴(14)随涡轮(15)转动,心轴(14)带动圆柱凸轮(12)旋转,使与圆柱凸轮(12)相配合的套筒(10)上下移动,这种移动导致新型阀上下移动,关闭或开启新型阀孔,从而引起过流面积的改变,在钻柱中形成周期的脉冲振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凸轮驱动新型阀结构的涡轮式钻井提速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心轴(14)安装于涡轮(15)内,并因涡轮(15)旋转,将线性流体流动转换为旋转流体流动,其中旋转流体流动运动通过心轴(14)从涡轮转移到圆柱凸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凸轮驱动新型阀结构的涡轮式钻井提速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凸轮(12)的转速直接影响新型阀(7)开合的频率,新型阀的工作频率可以达到10HZ到20HZ,从而影响压力脉冲的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凸轮驱动新型阀结构的涡轮式钻井提速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阀套(4)上的先入次流体孔允许先入次流体离开新型阀(7)压力室,新型阀(7)在上下压差和弹簧(5)的作用下返回到相对于新型阀孔的打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36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