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液分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4482.1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叶恬利;陈韦豪;陈建佑;陈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春鸿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谢强;黄艳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液 分配 装置 | ||
一种冷却液分配装置包含有一壳体、一控制模块、一电源模块、一热交换模块以及一动力模块。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动力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动力模块并液体连通热交换模块。其中,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热交换模块以及动力模块均配置于壳体之中,且控制模块根据动力模块的运转情况,控制电源模块输出相对应的电力至动力模块,以驱动动力模块运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液分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根据动力模块的运转情况来调整动力模块运转性能的冷却液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机柜式冷却液分配装置(Rack 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Rack CDU)是一种使用在服务器设备上的水冷式装置。这种冷却液分配装置可以直接将冷却液同时经由多个管路带往一服务器机柜,以冷却服务器机柜中的电子元件,例如是中央处理单元等电子元件。冷却液分配装置并经由相关的帮浦、密闭回路与后端的热交换机制,使冷却液可不断地输送至服务器机柜中,并带走服务器机柜内部的热量。
然而,由于科技快速的变化,用来存放服务器设备的机柜,为了因应各种不同的需求而有五花八门的规格设计。然而,每一种规格设计的服务器机柜的散热需求亦不尽相同。但是现有的机柜式冷却液分配装置并无法因应各种不同规格的服务器机柜或是服务器设备所产生的突发异常过热情况,以进行工作液体流量的调控,进而将导致对于某些规格的服务器机柜或某些突发异常情况会有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改善,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旨在提供本公开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公开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发明内容并非本公开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关键元件或界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内容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冷却液分配装置,以根据动力模块的运转情况来调整动力模块运转性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内容的一技术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冷却液分配装置包含有一壳体、一控制模块、一电源模块、一热交换模块以及一动力模块。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动力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动力模块并连通热交换模块。其中,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热交换模块以及动力模块均配置于壳体之中,且控制模块根据动力模块的运转情况,控制电源模块输出相对应的电力至动力模块,以驱动动力模块运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动力模块是可拆卸式的配置于壳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包含有一主控制单元,动力模块包含多个泵浦,控制模块的主控制单元根据动力模块的泵浦中的一泵浦的运转情况来调整动力模块的泵浦中的另一泵浦的运转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液分配装置还包含有一第一入液口、一第二入液口、一第一出液口、一第二出液口以及位于壳体中的多个管路通道。其中第一入液口、第二入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提供工作液体通过,并连接壳体中的管路通道,动力模块利用泵浦驱动工作液体于热交换模块以及管路通道中流动,且热交换模块通过管路通道与第一入液口、第二入液口、第一出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液分配装置还包含有多个快速接头,分别连接动力模块的泵浦以及对应的管路通道,并在动力模块的泵浦移除后,利用快速接头防止工作液体从对应的管路通道中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入液口至第一出液口的路径为一外循环路径,以连接一冷却装置,而第二入液口至第二出液口的路径为一内循环路径,以连接一服务器设备的多个冷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春鸿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未经春鸿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4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