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预制混凝土板吊装工具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4544.9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0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保;张守峰;张裕照;廖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益唯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66 | 分类号: | B66C1/66;B66C13/08;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尚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4 | 代理人: | 李厚铭 |
地址: | 063200 河北省唐山市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预制 混凝土 吊装 工具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预制混凝土板吊装工具及使用方法,包括活动底板和固定底板,活动底板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若干个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吊耳孔,活动底板的右侧设有若干个沿垂直方向均匀分布的吊耳孔,活动底板的左中部设有若干个活动底板连接螺栓孔及1个第一固定螺栓通孔;固定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底板连接螺栓孔,其数量及位置与活动底板上的活动底板连接螺栓孔相对应;固定底板的中央设有1个第二固定螺栓通孔;固定底板连接螺栓孔与连接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螺栓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活动底板连接螺栓孔固定连接。采用该工具,通过单点吊装就可以保证预制混凝土板呈竖直姿态,便于安放,节约了人力,保证了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混凝土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板吊装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应用,预制混凝土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构件,可以实现建筑的快速建造,大大地缩短了建造周期,在建筑领域占绝对优势。
但在施工过程中,预制混凝土板需要通过吊装,安放于所需的位置。如果吊装过程中能够使得预制混凝土板始终保持竖直姿态,则可避免在最后安放时通过人力调整预制混凝土板的姿态,进而保证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
像常规的预制混凝土板,通常为平面的墙板,其水平截面的重心就在板体的中部,因此可通过穿过吊装孔(位于水平截面的重心)的钢丝绳就可保证吊装过程中板体呈竖直姿态。
随着预制构件的大力研制和发展,各种异型板也随之出现,最常见的是L型板和T型板。因异性板的水平截面的重心基本不在板体的内部,所以在L型板和T型板的吊装过程中,用以往的方法或工具则很难使其在吊装过程中保持竖直姿态。
因此,如何通过简单的吊装方法就能使得L型板和T型板在吊装过程中保持竖直姿态,成为了本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预制混凝土板吊装工具及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多功能预制混凝土板吊装工具,其中,包括活动底板和固定底板,所述活动底板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若干个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吊耳孔,活动底板的右侧设有若干个沿垂直方向均匀分布的吊耳孔,活动底板的左中部设有若干个活动底板连接螺栓孔及1个第一固定螺栓通孔;
所述固定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底板连接螺栓孔,其数量及位置与活动底板上的活动底板连接螺栓孔相对应;所述固定底板的中央设有1个第二固定螺栓通孔;所述固定底板连接螺栓孔与连接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栓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活动底板连接螺栓孔固定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预制混凝土板吊装工具,其中,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设有盖板,另一端设有调节螺母;所述固定螺栓穿过第一固定螺栓通孔和第二固定螺栓通孔,所述盖板盖住第一固定螺栓通孔。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预制混凝土板吊装工具,其中,还包括吊耳,所述吊耳穿过一个吊耳孔。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预制混凝土板吊装工具,其中,所述活动底板和固定底板均呈长方形,所述活动底板的形状尺寸大于固定底板的形状尺寸;所述活动底板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4个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吊耳孔,活动底板的右侧设有3个沿垂直方向均匀分布的吊耳孔;活动底板连接螺栓孔和固定底板连接螺栓孔的数量均为4个,均呈矩形分布。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预制混凝土板吊装工具,其中,第一固定螺栓通孔和第二固定螺栓通孔均呈长圆形;第一固定螺栓通孔位于4个活动底板连接螺栓孔的中央。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预制混凝土板吊装工具,其中,所述活动底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0~50cm和20~40cm,所述固定底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5~25cm和15~20cm;连接螺栓的长度为10~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益唯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益唯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4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