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4554.2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3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喜多尾典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92 | 分类号: | H01M4/9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海荣;曲盛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催化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其能够抑制水电解功能的降低。本公开内容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含有负载有Pt粒子的碳载体和Ir氧化物粒子,所述Ir氧化物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相对于所述Pt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的比率为20以上。Pt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可以为20.0nm以下,并且Ir氧化物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可以为100.0nm~500.0nm。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使阳极(アノード)气体、例如氢气与阴极(カソード)气体、例如氧气进行化学反应而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
作为这样的燃料电池的构成,例如已知依次层叠有阳极侧隔膜、阳极侧气体扩散层、阳极侧催化剂层、电解质层、阴极侧催化剂层、阴极侧气体扩散层和阴极侧隔膜的构成。
作为阳极侧催化剂层所含有的催化剂,可以列举氢氧化催化剂和水电解催化剂。
专利文献1和2公开了使用Ir氧化物作为氢氧化催化剂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08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4-510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得到了如下的见解:在具有含有作为氢氧化催化剂的Pt粒子和作为水电解催化剂的Ir氧化物粒子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的燃料电池中,在暴露于阳极电位高的状态下时,导致Ir氧化物粒子溶出,存在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的水电解功能降低的情况。
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水电解功能的降低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以下的手段能够实现上述课题:
《方式1》
一种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其中,所述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含有负载有Pt粒子的碳载体和Ir氧化物粒子,并且
所述Ir氧化物粒子的平均一次微晶直径相对于所述Pt粒子的平均一次微晶直径的比率为20.0以上。
《方式2》
如方式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其中,所述Pt粒子的平均一次微晶直径为10.0nm以下,并且
所述Ir氧化物粒子的平均一次微晶直径为100.0nm~500.0nm。
《方式3》
如方式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其中,所述Pt粒子相对于所述碳载体的质量比率为0.18~0.35。
《方式4》
如方式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其中,所述碳载体的平均一次粒径为50.0nm~300.0nm。
《方式5》
如方式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其中,所述碳载体的比表面积为100m2/g以下。
《方式6》
如方式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其中,所述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层还含有离聚物,并且
所述离聚物的质量相对于所述碳载体的质量的比率为1.2~1.6。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45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压-升压式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闭门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