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转向灯灯光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4717.7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6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盛;王景智;黄嘉泓;余嘉旎;曾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Q1/34 | 分类号: | B60Q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转向 灯光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灯光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动车转向灯灯光控制电路,包括闪光继电器、转向灯控制组合开关、双闪灯开关、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还包括转向灯灯光闪烁控制器;闪光继电器包括蓄电池电源正极供电端BAT、蓄电池电源正极供电端IG、蓄电池电源负极供电端GND、左转向灯控制信号端FL、右转向灯控制信号端FR、双闪灯控制信号端EHW、左转向灯供电端LL和右转向灯供电端LR;转向灯控制组合开关分别设有第一接线端TL、第二接线端TR和第三接线端E,第一接线端TL与左转向灯控制信号端FL相连接,第二接线端TR与右转向灯控制信号端FR相连接;转向灯灯光闪烁控制器一端连接在双闪灯控制信号端EHW,另一端通过双闪灯开关与第三接线端E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灯光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动车转向灯灯光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从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发生数量来看,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量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总量还是较大,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与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和交通事业发展密切相关。
据公安部统计,2019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402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0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0730万辆,增长10.9%。民用轿车保有量13451万辆,增长10.4%,其中私人轿车12589万辆,增长10.3%。
2018年全国发生交通事故244937起,死亡人数为63194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为138455.9万元,从车型来看,汽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和导致的死亡人数最高,2018年,我国汽车发生交通事故166906起,导致46161人死亡,16904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18671.6万元。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我国的主要四大日系车企加上将于近期公布业绩的三菱汽车2019年在中国的新车销量突破500万辆,比2018年增长约4%。丰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的在华新车销量比2018年增长9.0%至162.07万辆。高档车品牌“雷克萨斯”销量大幅增长25%至20万辆左右。本田在华新车销量增长8.5%,达到155.4万辆,另一方面,日产的在华销量约为154.69万辆。
以一汽丰田为例,全年总销量达到了73.75万台,其中仅卡罗拉一款车型就卖出了357798辆,而包括不限于卡罗拉的日系车中所采用的12V闪光继电器为八针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明文规定:“机动车雾天行驶应当开启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以提醒过往车辆的注意,以及为自己照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而机动车在行驶时驾驶者若有转向意图,则必须开启转向灯以向周围车辆示明,车辆即将发生转向动作。
但是,当驾驶者在雾天等低能见度的环境下,若有转向意图,由于大多数机动车的双闪灯和左右转向灯使用同一灯组,即开启双闪灯相当于同时开启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且同时开启转向灯和双闪灯时左右两组灯组都起作用,故当开启双闪灯后,转向灯无法正常使用,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机动车转向灯灯光控制电路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在机动车开启双闪灯后再开启转向灯的情况下,双闪灯不工作的机动车转向灯灯光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动车转向灯灯光控制电路,包括闪光继电器、转向灯控制组合开关、双闪灯开关、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还包括转向灯灯光闪烁控制器;
所述闪光继电器包括蓄电池电源正极供电端BAT、蓄电池电源正极供电端IG、蓄电池电源负极供电端GND、左转向灯控制信号端FL、右转向灯控制信号端FR、双闪灯控制信号端EHW、左转向灯供电端LL和右转向灯供电端L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4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