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4939.9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轩艳东;马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申雨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csi 协议 平台 存储 迁移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中转模块与第一存储集群的链路通信以及中转模块与第二存储集群的链路通信;所述第一存储集群为待迁移云平台提供存储卷;所述第二存储集群为目标云平台提供存储卷;
待迁移云平台向中转模块发出从第一存储集群向第二存储集群迁移源卷的第一请求;中转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请求后将源卷迁移至目标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中转模块与第一存储集群的链路通信以及中转模块与第二存储集群的链路通信之前还包括在待迁移云平台和目标云平台之间设置中转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模块采用物理机或者虚拟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中转模块与第一存储集群的链路通信以及中转模块与第二存储集群的链路通信包括:
待迁移云平台和中转模块之间通过源卷迁移所需的接口互相通信;
中转模块和目标云平台之间通过目标卷迁移所需的接口互相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卷迁移所需的接口包括迁移请求接口、迁移源卷快照接口、源卷挂载接口、源卷快照挂载接口、源卷卸载接口和源卷快照卸载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请求后将源卷迁移至目标卷的过程为:
中转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请求后向所述待迁移云平台发出创建源卷快照、创建目标卷的第二请求;待迁移云平台接收所述第二请求后创建源卷快照和创建目标卷,并向中转模块反馈创建完成指令;
中转模块接收所述创建完成指令后,向目标云平台发起挂载源卷快照和挂载目标卷的第三请求;所述目标云平台接收第三请求后执行挂载源卷快照和挂载目标卷,并向中转模块反馈挂载完成指令;
所述中转模块接收挂载完整指令后,对挂载磁盘进行扫描,然后将源卷快照磁盘的全部数据拷贝至目标卷磁盘。
7.根据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源卷迁移至目标卷之后还包括:
中转模块向待迁移云平台反馈迁移完成的指令,并发出卸载源卷快照和源卷磁盘的第四请求;待迁移云平台接收所述第四请求,卸载中转模块上的卷快照和源卷磁盘。
8.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迁移云平台、目标云平台和中转模块;
所述待迁移云平台用于通过源卷迁移所需的接口与中转模块建立链路通信,向中转模块发出从第一存储集群向第二存储集群迁移源卷的第一请求,通过与中转模块数据交互,完成源卷的迁出;
所述中转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请求后将源卷迁移至目标卷;
所述目标云平台用于通过目标卷迁移所需的接口与中转模块建立链路通信;从中转模块接收源卷迁移至目标卷。
9.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模块和迁移模块;
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中转模块与第一存储集群的链路通信以及中转模块与第二存储集群的链路通信;所述第一存储集群为待迁移云平台提供存储卷;所述第二存储集群为目标云平台提供存储卷;
所述迁移模块用于待迁移云平台向中转模块发出从第一存储集群向第二存储集群迁移源卷的第一请求;中转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请求后将源卷迁移至目标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scsi协议的跨云平台存储卷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模块;
所述设置模块用于在待迁移云平台和目标云平台之间设置中转模块;所述中转模块采用物理机或者虚拟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49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