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5063.X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民;徐旭文;成富根;耿会良;邱冬平;闫飞;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10 | 分类号: | C21B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双娇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 落差 倒渣抱 罐车 | ||
本发明涉及抱罐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包括前车架、与前车架相连接的后支撑平台、支承后支撑平台的后支撑车桥、设于后支撑车桥左右两端的车轮之间的渣罐以及设于后支撑平台左右两侧的工作机构,工作机构包括工作臂、拉杆、工作小臂和油缸,工作臂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平台和工作小臂相铰接,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平台和工作小臂相铰接,工作小臂与渣罐可拆卸地相连接,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平台和工作臂相铰接。将渣罐置于后支撑车桥的两车轮之间,运行时渣罐的重心更低;工作机构通过油缸的伸缩带动工作臂转动,并带动工作小臂转动,由工作小臂的转动带动拉杆转动,同时带动渣罐随之同步转动,可实现高落差倒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抱罐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
背景技术
在抱罐车的推广中,应用现场经常会遇到接渣点净空受限、渣罐形状比较特殊、渣场的落渣点与地面高度差较小等情况。由于常规的铰接平台式抱罐车的渣罐是放在后支撑轮上的平台上,且其工作机构铰接点均较高,使得抱罐时的机构运动轨迹较高,而铰接U型抱罐车的倒渣点较低,故而常规的抱罐车不能完全满足上述现场特定的工况条件。
公开号为CN107663556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落差倒渣渣包车,该渣包车实现了高落差位倒渣的功能,但是,由于载荷及渣罐的特定形状的限制,该渣包车也不能适应上述现场特定工况的限制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时渣罐的重心低、倒渣时的落差高的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包括前车架、与前车架相连接的后支撑平台、支承后支撑平台的后支撑车桥、设于后支撑车桥左右两端的车轮之间的渣罐以及设于后支撑平台左右两侧的工作机构,工作机构包括工作臂、拉杆、工作小臂和油缸,工作臂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平台和工作小臂相铰接,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平台和工作小臂相铰接,工作小臂与渣罐可拆卸地相连接,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平台和工作臂相铰接。
优选地,工作小臂上设有销孔,渣罐上设有销槽,销孔与销槽通过锁销可拆卸地相连接。
优选地,工作小臂上设有挂钩,渣罐上设有耳轴,挂钩可拆卸地钩挂在耳轴上。
优选地,在后支撑平台左右两侧的后端分别设有支腿。
优选地,前车架与后支撑平台之间通过鹅颈式转向系统相连接。
优选地,在鹅颈式转向系统的鹅颈前部或鹅颈上部设有驾驶室,驾驶室内设有驾驶控制系统。
优选地,前车架上设有动力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进步:
本发明的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其后支撑采用车桥结构,将渣罐置于后支撑车桥的两车轮之间,使得运行时渣罐的重心更低;其工作机构通过油缸的伸缩带动工作臂转动,由工作臂的转动带动工作小臂转动,由工作小臂的转动带动拉杆转动,同时带动渣罐随之同步转动,可实现渣罐旋转至倒渣角度时渣罐口离地位置相对较高,即实现高落差倒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的俯视及转向轨迹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中,工作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中,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中,工作小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铰接式高落差倒渣抱罐车中,渣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50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降温设备的循环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洁厕宝生产用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