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碳吸附剂的筛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5152.4 | 申请日: | 202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涛;汪玉详;陈梓;刘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B1/22 | 分类号: | B07B1/22;B07B1/28;B07B1/42;B07B1/46;B07B4/08;B07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吸附剂 筛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碳吸附剂的筛分装置,包括筛分箱,所述筛分箱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倾斜进料板,所述筛分箱的内前壁和内后壁转动连接有圆柱筒,所述筛分箱的内前壁和内后壁固定安装有筛分筒,所述筛分箱的内底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细小颗粒收集箱和双轴电机,所述圆柱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缓冲板,若干个所述缓冲板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刮板。该用于生产碳吸附剂的筛分装置,通过设置倾斜进料板、圆柱筒、筛分筒、缓冲板、刮板、筛分框、细小颗粒收集箱和中型颗粒出料漏斗,使该筛分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实现对碳吸附剂进行有效分类筛分,通过设置双轴电机、吸风扇、转杆、圆盘和顶块,使该筛分装置在筛分时提高了筛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吸附剂筛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碳吸附剂的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吸附剂也称吸收剂,这种物质可使活性成分附着在其颗粒表面,使液态微量化合物添加剂变为固态化合物,有利于实施均匀混合,是一种能够有效地从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的固体物质,具有大的比表面、适宜的孔结构及表面结构,对吸附质有强烈的吸附能力,一般不与吸附质和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制造方便、容易再生,有极好的吸附性和机械性特性。
碳吸附剂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碳吸附剂进行筛分,达到将不同粒径大小的碳吸附剂分离的目的,现有的筛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直接将碳吸附剂倒入筛分网上进行震动筛分,筛分效率降低,同时筛分时碳吸附剂中含有的粉尘得不到有效处理,导致筛分后的碳吸附剂中混有大量粉尘,严重影响碳吸附剂的性能。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生产碳吸附剂的筛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碳吸附剂的筛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碳吸附剂的筛分装置,包括筛分箱,所述筛分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漏斗,所述筛分箱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倾斜进料板,所述筛分箱的内前壁和内后壁转动连接有圆柱筒,所述筛分箱的内前壁和内后壁固定安装有筛分筒,所述筛分筒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筛分框,所述筛分箱的内底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细小颗粒收集箱和双轴电机,所述细小颗粒收集箱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吸风扇,所述圆柱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缓冲板,若干个所述缓冲板周向等距设置在圆柱筒的外表面,若干个所述缓冲板的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表面转动连接有顶动杆,所述顶动杆的顶端与筛分框的下表面转动连接;
所述圆柱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粉尘通孔,若干个所述粉尘通孔周向等距设置在圆柱筒的表面,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个输出端延伸至筛分箱的背面并固定安装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衔接杆,所述圆柱筒的内壁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衔接筒,所述衔接筒的表面通过第一出尘管连通有吸尘筒,所述吸尘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吸尘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粉尘收集箱,所述粉尘收集箱的表面嵌设有粉尘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筛分筒的表面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开口,所述进料口与倾斜进料板相对应,所述出料口与筛分框相对应,所述开口与细小颗粒收集箱相对应,所述出料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开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细小颗粒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筛分箱的侧面开设有与筛分框相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筛分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筛分箱的内底壁设置有中型颗粒出料漏斗,所述中型颗粒出料漏斗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和两个顶动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震动弹簧,若干个所述震动弹簧的底端均与筛分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筛分箱的内侧壁和细小颗粒收集箱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输出端表面和吸风扇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转杆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圆盘和与两个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两个所述圆盘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51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