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硝化IBR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5581.1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1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章北霖;章北俊;石迎霞;黄凌凤;王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芳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3/30;C02F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丁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化 ibr 一体化 反应器 及其 反应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硝化IBR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工艺,反硝化IBR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为半封闭式结构且具有多个互相分隔的内腔区域,包括IBR反应区、缺氧区、沉淀区和过滤区;缺氧区、过滤区及沉淀区沿逆时针方向环设于IBR反应区四周,IBR反应区、沉淀区、过滤区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连通;其中,IBR反应区中设置了若干潜污泵、若干曝气器、若干连接管和第二回流管;每一潜污泵的进液口经由一第二回流管同缺氧区的出液口处连通;每一潜污泵的出液口依次经由一连接管和一曝气器后与IBR反应区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硝化IBR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污水中氮磷含量明显增加,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城市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加剧可进一步引发水体黑臭。因此,我国于2002年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对氮、磷的排放标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排放标准对出水氮的要求逐渐严格,也就是对硝化、反硝化过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工艺的脱氮工艺对于富营养化的污水水体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然而要想使脱氮除磷理想化必须达到足量的硝化时间,保证满足硝化菌群的大量生长,达到硝化充分的条件。现工艺脱氮除磷工艺曝气池污泥浓度低,硝化的时间长,需要的池容大,一味的增大曝气池的面积不仅显著影响缺氧池的缺氧环境,对脱氮效率的提高十分不利,还会增大设备建造成本,不利于后续净水工作的开展。此外,对于工艺中需要回流的地方,常规的做法是另外设置回流泵,不仅管线较长且复杂还大大增加了能耗。况且相对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如AO、A2O、氧化沟工艺中的曝气设备的曝气泵往往数量过多且结构分散;或者设备曝气不均匀,效率不高,存在安装、管理、维护保养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曝气设备安装不均、净水设备功能区划分不科学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反硝化IBR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工艺。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反硝化IBR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反硝化IBR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为半封闭式结构且具有多个互相分隔的内腔区域,包括IBR反应区、缺氧区、沉淀区和过滤区;缺氧区、过滤区及沉淀区沿逆时针方向环设于IBR反应区四周,IBR反应区、沉淀区、过滤区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连通;其中,IBR反应区中设置了若干潜污泵、若干曝气器、若干连接管和第二回流管;每一潜污泵的进液口经由一第二回流管同缺氧区的出液口处连通;每一潜污泵的出液口依次经由一连接管和一曝气器后与IBR反应区连通。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反硝化IBR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的工艺,该反应工艺基于反硝化IBR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来执行,包括以下三个工艺流程阶段,三个工作流程阶段交替连续运行:
a.缺氧流程阶段:污水通过进水管流入缺氧区中,进行反硝化反应;
b.好氧流程阶段:若干潜污泵一起开始工作,潜污泵的吸水口连通着第二回流管将缺氧区中的污水抽入IBR反应区进行回流,潜污泵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与曝气器连通,此时曝气和回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回流阶段不断持续,IBR反应区的水位会上升到预设高度,此时,第一回流管就会将IBR反应区中的污水引流入到缺氧区中,继续在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反应;
c.厌氧静沉阶段:潜污泵停止工作,回流停止,曝气器停止曝气;停止回流后,进水管持续进水,缺氧区水位持续上升,当缺氧区水位上升到预设高度,第一回流管就会将缺氧区中的污水引流入到中IBR反应区;此时,缺氧区与IBR中的污水一起厌氧静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芳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芳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5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粒级低磷钢渣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烘干粉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