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签数量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5922.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1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毅;陈会军;李德建;唐晓柯;冯曦;沈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签 数量 估算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标签数量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设定帧长度系数Q,基于最小不可检测的碰撞标签数量值Limit,获取相应帧长度内每个帧时隙内的碰撞标签数量值;统计相应帧长度内不同的碰撞标签数量值所分别对应的帧时隙数量之和;根据最小不可检测的碰撞标签数量值Limit和所述帧长度系数Q,查询对应的标签碰撞系数K;根据统计的帧时隙数量之和以及标签碰撞系数K,对标签数量进行第一轮估算,得到第一估算结果。通过上述方法,根据不同的帧长度系数Q和最小不可检测的碰撞标签数量值Limit,得到对应的碰撞系数K,使得对标签数量的估算更为准确,更加适用于标签数量较多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标签数量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中,射频信号在读写器和标签两端之间进行传播,从而实现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通信。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通常会出现多标签读取过程,产生碰撞标签的情况。传统方法中,对标签数量估算的准确率并不高。同时在超高频场中,当碰撞标签数量很大时,读写器无法估算更为准确的标签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签数量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标签数量估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设定帧长度系数Q,基于最小不可检测的碰撞标签数量值Limit,获取相应帧长度内每个帧时隙内的碰撞标签数量值,其中,所述碰撞标签数量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Limit的整数;统计相应帧长度内不同的碰撞标签数量值所分别对应的帧时隙数量之和;根据所述最小不可检测的碰撞标签数量值Limit和所述帧长度系数Q,查询对应的标签碰撞系数K;根据统计的帧时隙数量之和以及所述标签碰撞系数K,对所述标签数量进行第一轮估算,得到第一估算结果。
优选地,所述最小不可检测的碰撞标签数量值Limit的范围为:2≤Limit≤11。
优选地,所述设定帧长度系数Q,基于最小不可检测的碰撞标签数量值 Limit,获取相应帧长度内每个帧时隙内的碰撞标签数量值,包括:根据所述帧长度系数Q,确定相应帧长度内的帧时隙数量;响应于所述相应帧长度内每个帧时隙的读写器指令,得到所述相应帧长度中每个帧时隙内的碰撞标签数量值。
优选地,采用如下公式对所述射频标签数量进行第一轮估算,得到第一估算结果:
Tagnum=M(0)*0+ M(1)*1+…M(Limit-1)*(Limit-1)+ M(Limit)*K
其中,Tagnum为估算的标签数量值,M(0)…M(Limit)为碰撞标签数量值分别为0至Limit所对应的帧时隙数量之和。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估算结果,对所述帧长度系数Q进行调整,设定新的帧长度系数Q';基于所述新的帧长度系数Q',对所述标签数量进行下一轮估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估算射频标签数量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设定帧长度系数Q,基于最小不可检测的碰撞标签数量值Limit,获取相应帧长度内每个帧时隙内的碰撞标签数量值,其中,所述碰撞标签数量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Limit的整数;统计单元,用于统计相应帧长度内不同的碰撞标签数量值所分别对应的帧时隙数量之和;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小不可检测的碰撞标签数量Limit和所述帧长度系数Q,查询对应的标签碰撞系数K;估算单元,用于根据统计的帧时隙数量之和以及所述标签碰撞系数K,对所述标签数量进行第一轮估算,得到第一估算结果。
优选地,所述获取单元中的所述最小不可检测的碰撞标签数量值Limit的范围为2≤Limit≤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5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