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采样器泵体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7453.0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6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丁国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顺欣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F04B39/06;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采样 器泵体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一种空气采样器泵体组件,属于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泵体和底座,所述泵体外侧固定安装有冷却层,所述冷却层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制冷片,所述冷却层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吸音棉,所述底座内侧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左侧固定安装有减震组件,所述竖杆右侧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右侧焊接有压杆。本发明通过安装的旋转轴A、旋转轴B、旋转轴C、支杆A、支杆B、凹槽、滑槽、阻尼减震弹簧、拉伸弹簧A和拉伸弹簧B,当泵体工作时,对泵体进行减震操作,减少泵体产生的震动,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建议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采样器泵体组件。
背景技术
空气采样器又叫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或空气采样火灾探测器就是通过空气采样管把保护区的空气吸入探测器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火灾的早期预警。空气采样器系统包括探测器和采样网管。探测器由吸气泵、过滤器、激光探测腔、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等组成。吸气泵通过PVC管或钢管所组成的采样管网,从被保护区内连续采集空气样品放入探测器。空气样品经过过滤器组件滤去灰尘颗粒后进入探测腔,探测腔有一个稳定的激光光源。烟雾粒子使激光发生散射,散射光使高灵敏的光接收器产生信号。经过系统分析,完成光电转换。烟雾浓度值及其报警等级由显示器显示出来。主机通过继电器或通讯接口将电信号传送给火灾报警控制中心和集中显示装置。
空气采样器探测系统的探测原理是靠主机内部的抽气泵,透过延伸至探测区域的空气采样管路将空气样品抽回侦测室进行检测,当空气样品中检测物质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即发出警报。
空气采样器的空气采样管路可依保护区域或对象做弹性的配性,以保证能达到最佳的火灾侦测效果,典型的采样管路配置在天花板下方,而在适当的位置开采样孔,如此空气样品即可透过采样孔及采样管路而送回侦测主机。当保护区域内有空调或机械通风系统在运转,使得火灾产生的烟雾流动方向可能会受到影响时,采样管路亦可配置在烟雾可能的行进的方向上,以捕捉含有火灾烟雾的空气样品。而当火灾的可能发生源被保护在一密闭空间时,亦可利用一分支出去的采样软管,将采样孔伸入此空间内,将空气样品抽回探测主机进行检测。
专利号 201820953736.4公布了一种空气采样器,包括下机身、上机身、连杆;上机身连接有采样头,采样头的顶端设置有进风罩,采样头的下端设置有通风挡板;采样头内部设置有第一撞击盘、第一平皿,第一平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弹力弹簧,第一弹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采样头上,第一平皿的下侧设置有第二撞击盘,第二撞击盘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平皿,第二平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力弹簧,第二弹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采样头上;上机身的内部设置有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下侧设置有微型风机;通风挡板的上部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本发明通过第一撞击盘、第一平皿和第二撞击盘、第二平皿对空气进行二级撞击采样筛选,只需筛选类似人的上呼吸道捕获粒子和下呼吸道捕获离子,从而检测空气中微生物的情况;采用连接有第一弹力弹簧的第一限位块和连接有第二弹力弹簧的第二限位块,对第一平皿和第二平皿进行横向限位固定,对第二撞击盘进行纵向限位固定,从而使得采样头的内部更容易取样和清理;采样头的内部采用孔径逐级减小的方式设计,使得空气的流速增加,从而提高其撞击效果,提高采样效果,总之,本发明具有便于维护、取样简便、方便操作的优点。
上述一种空气采样器,在使用时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1、上述空气采样器,使用时,无法对泵体进行减震操作,影响使用。
2、上述空气采样器,使用时,无法快速对泵体进行降温降噪,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顺欣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顺欣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7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