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独立变桨的风电机组轮毂极限载荷降载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07750.5 申请日: 2020-11-20
公开(公告)号: CN112523948B 公开(公告)日: 2021-12-31
发明(设计)人: 庞辉庆;黄蓉;黄国燕 申请(专利权)人: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F03D7/04 分类号: F03D7/04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冯炳辉
地址: 528437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独立 机组 轮毂 极限 载荷 控制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独立变桨的风电机组轮毂极限载荷降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叶根载荷传感器测量的叶根面外弯矩,叶根面外弯矩经过Clark变换得到静止轮毂坐标系下的轮毂合弯矩,轮毂合弯矩包含轮毂俯仰弯矩和轮毂偏航弯矩,当轮毂合弯矩大于阈值时,独立变桨控制策略激活,降低风电机组的轮毂极限合弯矩,即轮毂合弯矩的最大值,以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同时降低风电机组的变桨系统工作负担;其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数据

在叶根坐标系中,设β1为叶片1桨距角,β2为叶片2桨距角,β3为叶片3桨距角,所述桨距角为叶片零度标志线与风轮旋转平面的夹角;Mbe,1为叶片1的叶根摆振弯矩,Mbe,2为叶片2的叶根摆振弯矩,Mbe,3为叶片3的叶根摆振弯矩,所述叶根摆振弯矩垂直于叶片零度标志线;Mbf,1为叶片1的叶根挥舞弯矩,Mbf,2为叶片2的叶根挥舞弯矩,Mbf,3为叶片3的叶根挥舞弯矩,所述叶根挥舞弯矩平行于叶片零度标志线;Mbo,1为叶片1的叶根面外弯矩,Mbo,2为叶片2的叶根面外弯矩,Mbo,3为叶片3的叶根面外弯矩,所述叶根面外弯矩平行于风轮旋转平面,随着风轮旋转;在三只叶片的根部安装载荷传感器,用于测量三只叶片的叶根摆振弯矩Mbe,1、Mbe,2、Mbe,3和叶根挥舞弯矩Mbf,1、Mbf,2、Mbf,3

在静止轮毂坐标系中,设Mht为轮毂俯仰弯矩,与水平方向平行;Mhy为轮毂偏航弯矩,与竖直方向平行;θr为风轮方位角,即其中一只叶片与竖直方向的夹角;ωr为风轮转速;在风电机组的主轴安装编码器,测量风轮方位角θr

2)计算三只叶片的叶根面外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bo,1=Mbf,1cosβ1-Mbe,1sinβ1

Mbo,2=Mbf,2cosβ2-Mbe,2sinβ2

Mbo,3=Mbf,3cosβ3-Mbe,3sinβ3

3)通过Clark变换计算轮毂合弯矩

将随风轮旋转的三只叶片的叶根面外弯矩Mbo,1、Mbo,2、Mbo,3投影合成为静止轮毂坐标下的轮毂俯仰弯矩Mht、轮毂偏航弯矩Mhy,计算公式如下:

4)轮毂弯矩动态滤波

将轮毂俯仰弯矩Mht、轮毂偏航弯矩Mhy依次经过低通滤波器和至少一个nP陷波器后,得到滤波后的俯仰弯矩MhtFilt、偏航弯矩MhyFilt;其中,nP陷波器为风轮旋转频率的n倍,n=3,6,9…;

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如下:

nP陷波器的传递函数如下:

其中,s为拉普拉斯变换后的复变量,ξp为低通滤波器的阻尼,ωp为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ξnp,1为决定陷波强度的陷波器阻尼,ξnp,2为决定陷波带宽的陷波器阻尼;ωnp为nP陷波器的中心频率,根据低通滤波后的发电机转速ωgLp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G为风电机组的齿轮箱增速比;

5)复数处理

滤波后的俯仰弯矩MhtFilt、偏航弯矩MhyFilt分别作为实部和虚部组成复数Mhty;复数Mhty的幅值Ahty及相角θhty的计算公式如下:

θhty=arctan(MhyFilt/MhtFilt)

6)独立变桨激活控制策略

当复数Mhty的幅值Ahty大于阈值AhtyThr时,风电机组主控系统的独立变桨PI控制器激活;当复数Mhty的幅值Ahty小于或等于阈值AhtyThr时,独立变桨PI控制器的比例控制器输出的桨距角为零,独立变桨PI控制器的积分控制器输出的桨距角被合理衰减至零;

复数Mhty的幅值Ahty减去阈值AhtyThr得到轮毂合弯矩偏差Ehty,轮毂合弯矩偏差Ehty与零取最大值得到EhtyLim;比例控制器输出的桨距角βtyP由下式给出:

βtyP=KtyPEhtyLim=KtyPmax(Ahty-AhtyThr,0)

其中,KtyP为独立变桨的比例控制增益;

积分控制器的离散输出如下:

其中,βtyI(k)为积分控制器第k步输出的桨距角,βtyI(k-1)为积分控制器第k-1步输出的桨距角,KtyI为独立变桨的积分控制增益,Ts为积分控制器的时间步长,Tdec为积分控制器的衰减时间常数;

积分控制器输出的βtyI需经过独立变桨最大桨距角βtyMax的限幅,得到限幅后的桨距角βtyILim为:

βtyILim=min(βtyItyMax)

独立变桨PI控制器输出的桨距角βtyPI为:

βtyPI=βtyPtyILim

βtyPI经过独立变桨最大桨距角βtyMax限幅,得到限幅后的桨距角βtyPILim为:

βtyPILim=min(βtyPItyMax)

最后,静止轮毂坐标下的独立变桨桨距角设定值是以βtyPILim为幅值,以θhty为相角的复数;轮毂俯仰弯矩Mht对应的独立变桨桨距角设定值为βtyPILimcosθhty,轮毂偏航弯矩Mhy对应的独立变桨桨距角设定值为βtyPILimsinθhty

7)Clark逆变换

独立变桨桨距角设定值经过Clark逆变换即可得到三只叶片的叠加桨距角βIPC,1、βIPC,2、βIPC,3,公式如下:

8)叠加独立变桨桨距角,最终输出给变桨系统的桨距角设定值βdem,1、βdem,2、βdem,3为:

其中,βc为集中桨距角设定值,由风电机组主控系统的转速偏差-桨距角PID控制器给出;转速偏差-桨距角PID控制器的输入为转速偏差,即依次经过低通滤波器和至少一个nP陷波器后的发电机转速与发电机转速设定值之差;转速偏差-桨距角PID控制器的输出为集中桨距角设定值βc;转速偏差-桨距角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如下:

其中,KcP为集中变桨的比例控制增益,KcI为集中变桨的积分控制增益,KcD为集中变桨的微分控制增益,TD为一阶低通滤波器的时间常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未经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77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