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专业用户、制造商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7874.3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1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敦兵;聂庆玮;朱海华;张泽群;王立平;宋家烨;张毅;刘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4 | 分类号: | G06Q50/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张芳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专业 用户 制造商 网络化 协同 制造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专业用户、制造商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属于网络化协同制造领域,具体包括:专业用户层,用于面向专业用户提供服务,包括制定产品细节模块、需求发布模块、价格确定模块;平台层,用于对分布式生产资源进行协同生产,包括需求分析模块、资源状态分析模块、云产线模拟模块、智能报价模块;制造商层,用于面向制造商提供服务,包括资源状态上传模块、资源排产模块、价格协定模块;该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能够面向制造商提供设备实时状态接入接口供平台方使用,能够面向专业用户,按照专业用户自身的需求,为其提供完整云生产的加工制造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化协同制造领域,尤其是基于协同制造模式下面向专业用户、制造商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构架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面向专业用户、制造商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
背景技术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发展,作为最具前沿代表性的制造模式——网络化协同制造,己经在学术界有了广泛的研究。网络化协同制造的制造服务理念是云计算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也就是将“计算即服务”过渡为“协同制造即服务”,传统制造业更多的是强调产品本身和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网络化协同制造环境下的制造业则侧重于以专业用户为中心的生产服务化和协同便利化,更多的了解用户的需求来组织资源和服务,生产、组织和服务模式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网络化协同制造模式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制造资源通过网络化的手段进行整合和封装,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变得更加智能、高效。用户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空间按需获取云端产品,使得资源和服务的获取更加便利且成本更低、服务安全可靠。网络化协同制造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平台交易方式,己经逐渐渗透到现代工业制造业中的各个阶段。
公开号为CN111738806A,公开日为2020.10.0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SMT智能制造的云制造平台,该云制造平台能够对接收用户输入的云制造业务请求,并提供云制造业务服务。这种设计的不足之处是:缺少面向制造商底层分布式设备的相关实时信息接口,无法获取设备真实状态,无法提供产品全流程产线服务,同时,所面向的用户群不适合普通用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能够给制造商提供设备实时状态接入的接口,将分布式边缘设备集群接入到网络化协同平台中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专业用户、制造商的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包括:
专业用户层,用于面向专业用户提供服务,使得用户的产品需求能够准确表达,包括制定产品细节模块、需求发布模块、价格确定模块;
平台层,用于对分布式生产资源进行协同生产,同时使得用户能够进一步根据云产线流程追溯产品生产质量,包括需求分析模块、资源状态分析模块、云产线模拟模块、智能报价模块;
制造商层,用于面向制造商提供服务,使得制造商的分布式制造资源的实时状态能够进行虚拟化接入云平台,包括资源状态上传模块、资源排产模块、价格协定模块。
可选的,所述制定产品细节模块用于用户选择加工工艺、上传图纸供平台方分析以及选择具体的加工参数。
可选的,所述需求发布模块用于将用户制定的产品细节进行数据化处理,发送给所述平台层的需求分析模块进行分析。
可选的,所述需求分析模块用于对专业用户的产品需求进行进一步分析,拆解成具体的一系列工艺流程,供所述云产线模拟功能模块和所述资源状态分析模块使用。
可选的,所述资源状态分析模块用于通过对需求分析模块传输的工艺流程,匹配当前可用的分布式制造资源,将结构提供给所述云产线模拟模块使用。
可选的,所述云产线模拟模块用于按照具体的工艺流程,向用户展示能够对应其需求的云产线组合,用户进一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云产线进行对应产品的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7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