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逆变式直流弧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8040.4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8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锐拓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逆变式 直流 弧焊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载逆变式直流弧焊机,包括安装板和第一移动副,所述安装板和第一移动副上设有减震装置、扩展装置、转动装置、绕管装置、驱动装置、供电装置和切换装置;所述安装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移动副,所述第一移动副为导轨导套,所述第一移动副的固定件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通过减震装置、扩展装置、转动装置、绕管装置、驱动装置、供电装置和切换装置的配合,使弧焊机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节约弧焊机的运输空间,方便弧焊机的使用,也对弧焊机的管路进行自动整理,使弧焊机的收集整理和运输过程安全化、简单化和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弧焊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逆变式直流弧焊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弧焊机时,都是采用人工手持弧焊机对其进行搬运,使弧焊机转移至所需位置处,且在转移运输的过程中,弧焊机的管路也需要人工进行整理,且到达所需位置处时还需要重新安装和铺设管路,导致转移运输弧焊机的过程耗时甚巨,效率低下,且在运输弧焊机的过程中,弧焊机的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障,路程中的震动和安装不稳定也给弧焊机的运输过程带来很大的变数;弧焊机重量大,使用人工搬运费时费力,且运输所需的空间也需要很大。
因此,提出一种车载逆变式直流弧焊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逆变式直流弧焊机,通过减震装置、扩展装置、转动装置、绕管装置、驱动装置、供电装置和切换装置的配合,使弧焊机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节约弧焊机的运输空间,方便弧焊机的使用,也对弧焊机的管路进行自动整理,使弧焊机的收集整理和运输过程安全化、简单化和自动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逆变式直流弧焊机,包括安装板和第一移动副,所述安装板和第一移动副上设有减震装置、扩展装置、转动装置、绕管装置、驱动装置、供电装置和切换装置;
所述安装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移动副,所述第一移动副为导轨导套,所述第一移动副的固定件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托架;
所述安装板一侧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用于进行运输弧焊机主机过程中的减震,所述减震装置也用于安装弧焊机主机;
所述托架上设有扩展装置,所述扩展装置用于扩展弧焊机主机的功能;
所述扩展装置上转动式设有位移架,所述位移架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远离位移架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包围架,所述包围架近托架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半环,所述半环近托架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数量为三根且呈90度分布;
所述固定架之间近托架一侧位置处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用于进行旋转工作;
所述转动装置上设有绕管装置,所述绕管装置用于进行弧焊机主机的焊接供电和控制管路的卷绕;
所述包围架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的动作;
所述安装杆位于转动装置内的位置处设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转动装置配合,所述弧焊机主机的焊接供电和控制管路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供电;
所述安装杆上近供电装置一侧位置处设有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配合,所述切换装置用于切换运动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板近托架方向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副,所述第二移动副为导轨导套,所述第二移动副的移动件上均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直弹簧,所述第二移动副的移动件上远离安装箱一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均套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另一侧均设有螺母,所述螺母均旋进相邻的所述螺杆上,所述弧焊机主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锐拓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台州锐拓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8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