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总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9054.8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0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特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1/00 | 分类号: | G01R21/00;G01R29/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辐射 功率 接收 灵敏度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总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电磁屏蔽单元、谐振控制单元、信号发生单元、信号检测单元、处理器和通信模拟器。电磁屏蔽单元提供干净的电磁环境和高效的电磁波反射平面;谐振控制单元包含至少一套搅拌器和控制器,实施角度控制,使电磁屏蔽单元内的电磁波产生不同反射路径;信号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电磁波信号,通过射频线输入至电磁屏蔽单元内的发射天线;信号检测单元是由电磁屏蔽单元内的接收天线接收到电磁波信号,通过射频线缆传出,测量电压幅值;通信模拟器用于和毫米波被测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处理器根据信号检测单元提供的数据建立数据模型,也可以通过模型计算得出需要的检测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进行校准测试的毫米波总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毫米波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5G通信、物联网、车联网领域,所以毫米波被应用于设备的尺寸大小不一,给毫米波的测量带来了极限挑战。目前,成熟的毫米波的测试技术一般是生产厂商对毫米波天线进行的测试,测试毫米波的各项细节参数,保证其满足标准要求。
申请号CN201821621369.4公开了一种毫米波测试系统,包括被测产品、接收天线、频谱分析仪以及计算机;所述被测产品输出端发送信号至所述接收天线输入端,所述接收天线输出端通过第一线缆连接所述频谱分析仪输入端,所述频谱分析仪输出端通过第二线缆连接所述计算机输入端,同时在接收天线和频谱分析仪中间设置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毫米波信号。
上述方案未考虑测量场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未考虑被测设备6的尺寸和存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降低测试结果的可靠度。
论文《混响室场均匀性的仿真与分析》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3月6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买望和《混响室测试区场均匀性分布规律仿真分析》doi码:10 13336/j 10036525 hve 2008 08 040,2008年8月发表于《高电压技术》,作者:张成怀、魏光辉中公开了对测试腔内场进行校准测试的技术内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支持进行校准测试的毫米波总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一种毫米波总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测试装置,包括电磁屏蔽单元、谐振控制单元和处理器,所述电磁屏蔽单元隔离环境电磁噪声并形成封闭的测试腔,电磁屏蔽单元设有电磁信号输入和输出接口;所述谐振控制单元包括有搅拌器和旋转控制器,所述处理器与旋转控制器连接以控制搅拌器运转;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单元内设置有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接收天线位于电磁屏蔽单元空腔内的测试区域内,发射天线位于电磁屏蔽单元空腔内的测试区域外;
还包括有用于总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测试用的通信模拟器和通信天线,通信模拟器位于所述电磁屏蔽单元)外并与所述处理器连接,通信天线位于所述电磁屏蔽单元的测试腔内且位于测试区域外,通信模拟器与通信天线通信线缆连接;
还包括有用于接收信号并传输给所述处理器的信号检测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位于所述电磁屏蔽单元外并与所述接收天线连接通信;
还包括有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信号发生单元,信号发生单元位于所述电磁屏蔽单元外并与所述发射天线连接通信。
如上所述的一种毫米波总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单元为屏蔽室或可实现屏蔽电磁功能的法拉第笼,内部铺设高效电磁波反射平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毫米波总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控制单元包含至少一套搅拌器和旋转控制器,搅拌器用于将测试腔内的电磁波进行充分搅拌,使测试腔满足一定不确定度要求的统计均匀、各向同性且随机极化的电磁环境。
如上所述的毫米波总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测试装置测被测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特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未经甘特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9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一体化的烘干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旧锂电池回收除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