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场爆炸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弯曲动抗力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9195.X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4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巍;张玉磊;毛伯永;焦文俊;翟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场 爆炸 下简支 钢筋混凝土 弯曲 抗力 计算方法 | ||
1.一种近场爆炸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弯曲动抗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计算炸药到结构表面的比例距离;
步骤2:拟合爆炸冲击波压力分布函数;
步骤3:计算弹性段跨中挠度-跨中曲率关系;
步骤4:计算塑性段跨中挠度-跨中曲率关系;
步骤5:输入当前跨中挠度、跨中速度;
步骤6:当结构为弹性状态时,计算弹性跨中曲率、曲率变化率;当结构为塑性状态时,计算塑性跨中曲率、曲率变化率;
步骤7:根据步骤6计算得到跨中弯矩;
步骤8:根据跨中弯矩计算得到抗力值及抗力位移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近场爆炸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弯曲动抗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通过炸药爆炸当量及炸药爆心距确定炸药中心到钢筋混凝土梁结构表面的比例距离r(m/kg1/3),具体采用如下公式:
r=R1/W1/3
其中,W为炸药爆炸当量kg,R1为炸药爆心距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近场爆炸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弯曲动抗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为采用经验公式或数值仿真,结合比例距离、炸药爆炸当量拟合爆炸冲击波压力分布函数P(x),或其中Pm为跨中位置的峰值反射压力、αp为压力分布系数、x为梁表面沿跨度方向的坐标,坐标原点位于跨中,L为梁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近场爆炸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弯曲动抗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计算弹性段跨中挠度-跨中曲率关系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分别计算总力及支座反力:
式中,FL、FR分别为左、右侧支座反力;w为结构宽度;
步骤3-2:分别计算剪力、弯矩、曲率分布:
k(x)=M(x)/(EI)
式中,EI为截面弹性弯曲刚度;
步骤3-3:计算弹性挠曲线方程
步骤3-4:计算结构弹性运动阶段的跨中挠度ye、跨中曲率ke关系:
其中分别为弹性阶段的跨中速度及曲率率,A为弹性阶段的线性比例常数,可通过下式计算:
当跨中屈服时,弹塑性运动阶段结束,此时跨中挠度为yc,跨中曲率为kc。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近场爆炸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弯曲动抗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计算塑性段跨中挠度-跨中曲率关系采用如下公式:
其yp、kp分别为塑性阶段的跨中挠度及曲率;分别为塑性阶段的跨中速度及曲率率;lp为塑性铰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近场爆炸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弯曲动抗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当结构为弹性状态时,计算弹性跨中曲率、曲率变化率;当结构为塑性状态时,计算塑性跨中曲率、曲率变化率,具体内容如下:
a、若结构处于弹性段,即ymidyc,通过公式其中分别为弹性阶段的跨中速度及曲率率,A为弹性阶段的线性比例常数,可通过下式计算:
当跨中屈服时,弹塑性运动阶段结束,此时跨中挠度为yc,跨中曲率为kc;从而计算跨中曲率kmid和曲率变化率
b、若结构处于塑性段,即ymid≥yc,通过公式其yp、kp分别为塑性阶段的跨中挠度及曲率;分别为塑性阶段的跨中速度及曲率率;lp为塑性铰长度,从而计算跨中曲率kmid和曲率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近场爆炸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弯曲动抗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步骤8具体内容如下:根据截面截面分层方法
i:假设下简支钢筋混凝土梁中性轴高度y;
ii:根据曲率、曲率率计算钢筋和混凝土应变、应变率在截面高度的分布;
iii:计算混凝土、钢筋的应力σc、σs;
iv:根据应力计算轴心力N,若|N|<∈,计算截面弯矩M;否则,返回i,∈为容许误差;c.通过公式计算抗力R值,并通过连续计算,求得抗力位移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91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