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台风下配网系统的安全预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0267.2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1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聂铭;罗啸宇;刘小璐;谢文平;黄正;肖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苏云辉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风 下配网 系统 安全 预警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台风下配网系统的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求解预置台风风场模型获取所有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目标台风信息,所述目标台风信息包括目标风速和目标风向;
根据所述目标台风信息和导线基本信息计算每个时刻的导线失效概率和导线传递荷载;
基于预置邻接矩阵,将所述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所述导线传递荷载进行矢量累加处理,得到总导线传递荷载,所述预置邻接矩阵用于描述电杆与导线的连接关系;
根据所述总导线传递荷载和电杆基本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电杆失效概率;
根据所述导线失效概率和所述电杆失效概率对目标配网系统进行安全预警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台风信息和导线基本信息计算每个时刻的导线失效概率和导线传递荷载,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台风信息计算每个时刻的导线风荷载,并根据所述导线风荷载求得导线内力;根据所述导线内力和基于所述导线基本信息求得的导线抗拉强度进行对比,得到导线失效结果;根据所有所述导线失效结果求取导线失效概率;根据所述导线基本信息和所述导线风荷载计算导线传递荷载;
所述根据所述总导线传递荷载和电杆基本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电杆失效概率,包括:根据所述电杆基本信息计算校验弯矩;根据所述校验弯矩得到所述校验弯矩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所述总导线传递荷载和电杆风荷载计算电杆内力;根据所述电杆内力和所述校验弯矩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电杆失效概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风下配网系统的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台风信息和导线基本信息计算每个时刻的导线失效概率和导线传递荷载,之前还包括:
将配电网构件和所述目标台风信息统一至同一个坐标系中,所述配电网构件包括电杆和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风下配网系统的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导线失效概率和所述电杆失效概率对目标配网系统进行安全预警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导线失效概率筛选出所述目标配网系统中的失效导线,并根据所述电杆失效概率筛选出所述目标配网系统中的失效电杆;
根据所述失效导线和所述失效电杆进行安全预警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风下配网系统的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失效导线和所述失效电杆进行安全预警操作,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失效导线和所述失效电杆进行有向网络连通性分析,获取所述目标配网系统的断电区域。
5.一种台风下配网系统的安全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求解模块,用于求解预置台风风场模型获取所有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目标台风信息,所述目标台风信息包括目标风速和目标风向;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台风信息和导线基本信息计算每个时刻的导线失效概率和导线传递荷载;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预置邻接矩阵,将所述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所述导线传递荷载进行矢量累加处理,得到总导线传递荷载,所述预置邻接矩阵用于描述电杆与导线的连接关系;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导线传递荷载和电杆基本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电杆失效概率;
安全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线失效概率和所述电杆失效概率对目标配网系统进行安全预警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台风信息和导线基本信息计算每个时刻的导线失效概率和导线传递荷载,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台风信息计算每个时刻的导线风荷载,并根据所述导线风荷载求得导线内力;根据所述导线内力和基于所述导线基本信息求得的导线抗拉强度进行对比,得到导线失效结果;根据所有所述导线失效结果求取导线失效概率;根据所述导线基本信息和所述导线风荷载计算导线传递荷载;
所述根据所述总导线传递荷载和电杆基本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点位置在每个时刻的电杆失效概率,包括:根据所述电杆基本信息计算校验弯矩;根据所述校验弯矩得到所述校验弯矩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所述总导线传递荷载和电杆风荷载计算电杆内力;根据所述电杆内力和所述校验弯矩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电杆失效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02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的管捆自动抱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翅片换热管清洗设备